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表现包括全身症状和甲状腺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多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骤,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发热等,年龄、生理期等因素有影响;甲状腺局部症状有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加重)、肿大(轻至中度,单侧或双侧,质地坚韧有压痛),还有甲亢期(甲状腺激素释放致心悸、多汗等)和甲减期(激素合成不足致乏力、畏寒等),甲亢期1-3个月,甲减期1-6个月,部分可恢复正常,少数留永久性甲减。
1.全身症状:
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起病多较急骤,常见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还可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少数患者体温可更高,发热可持续数天至2-3周后逐渐下降。年龄因素对全身症状有一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全身症状相对成人可能稍轻,但也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全身不适情况;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免疫力相对波动,可能全身症状表现稍有不同,但总体遵循上述发热等规律。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时全身症状的严重程度风险。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群,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全身症状更易出现且可能更明显。
2.甲状腺局部症状:
甲状腺疼痛与肿大:甲状腺区疼痛是常见表现,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甲状腺多呈轻至中度肿大,可单侧或双侧受累,肿大程度个体差异较大,有的仅可触及,有的明显肿大。对于儿童患者,甲状腺肿大可能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更谨慎评估肿大对颈部功能的影响;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生理阶段,甲状腺局部症状可能因激素变化而有不同表现,需考虑激素对甲状腺局部的影响;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甲状腺局部症状可能更复杂,要注意与原有疾病的鉴别。甲状腺质地多较坚韧,有压痛。
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表现:
甲亢期: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可出现甲亢症状,如心悸、多汗、手抖、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甲亢表现可能更易被忽视,因儿童本身活泼好动,心悸等症状可能被误认是正常活泼表现;女性在甲亢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有心脏基础病史的人群,甲亢期的心悸等症状可能加重心脏负担,需特别关注心脏功能情况。
甲减期:若甲状腺滤泡破坏严重,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可出现甲减表现,如乏力、畏寒、水肿、便秘、反应迟钝等。年龄较大人群甲减表现可能更明显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女性甲减期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更广泛,如影响皮肤状态等;有甲状腺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甲减期可能使原有病情雪上加霜,要注意整体身体状况的调整。一般甲亢期持续1-3个月,甲减期持续1-6个月,之后部分患者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遗留永久性甲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