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急救方法
识别中风征兆包括突然面部不对称、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等,有基础病史人群风险更高;紧急处理要立即呼叫急救、让患者平卧休息;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中风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后续二次损伤要避免随意挪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一、识别中风征兆
1.常见征兆表现:突然出现面部不对称(如一侧嘴角歪斜)、肢体无力或麻木(常见于单侧肢体)、言语不清(说话含糊难懂)、视力模糊(单眼或双眼)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或突然加重,需高度警惕中风可能。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出现中风征兆时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较多,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尤其留意。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发生中风风险更高,更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
二、紧急处理措施
1.立即呼叫急救:一旦发现有人出现疑似中风症状,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让专业医疗人员前来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中,如靠近火源、水边等。
2.让患者平卧休息:将患者平放在坚实的地面或床上,头部略微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对于有假牙的患者,应及时取出假牙,避免影响气道通畅。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中风:儿童中风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需立即就医。儿童中风可能由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在急救时要格外轻柔,避免因不当搬动造成二次损伤。由于儿童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在后续的医疗评估和治疗中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采用适合儿童的检查和治疗手段。
2.老年人中风: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在急救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原有基础疾病。同时,老年人可能存在行动不便等情况,家中可提前准备急救标识等,方便周围人及时识别并采取正确急救措施。在送往医院途中,要尽量平稳运送,减少颠簸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3.女性中风:女性中风在急救处理上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发生中风时,需综合考虑这些特殊生理状态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妊娠期女性在用药等治疗方面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遵循妇产科和神经内科的联合评估和治疗原则。
四、预防后续二次损伤
1.避免随意挪动: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过程中,除了将患者置于安全且舒适的平卧位置外,不要随意挪动患者,尤其是不要摇晃患者头部等,以免加重脑部出血或缺血情况。因为不当挪动可能会改变脑部血管的位置和状态,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在等待急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脉搏等。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等情况,应立即按照心肺复苏的操作规范进行急救,但需在专业急救人员指导下或根据现场情况正确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