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扩张怎么治
急性胃扩张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补液、监测指标)、病因治疗(解除梗阻因素、治疗原发病),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依具体情况定,特殊人群需特别考虑其特点。
一、一般治疗
1.禁食禁饮:一旦怀疑或确诊急性胃扩张,应立即让患者禁食、禁饮,以减少胃内食物、液体的积聚,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严格执行禁食禁饮要求,避免因继续进食饮水导致胃扩张程度加剧,影响后续治疗及恢复。
2.胃肠减压:通过放置胃管进行持续的胃肠减压,将胃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减轻胃扩张程度,改善胃壁血液循环。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要更加轻柔、准确,选择合适规格的胃管,密切观察患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反应,确保胃肠减压顺利进行。
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1.补液: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电解质丢失情况等,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一般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钾盐等,以纠正失水、低血钾及酸碱平衡紊乱。例如,对于存在明显脱水的患者,要快速补充足够的液体量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对于有电解质紊乱的,要精确计算所需补充的电解质种类和剂量。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补液时要严格按照体重等指标精确计算补液量和补液速度,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
2.监测指标: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如血钾、血钠、血氯等)、酸碱指标(如pH值、碳酸氢根等)以及尿量等,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补液方案。
三、病因治疗
1.解除梗阻因素:如果是由胃肠道梗阻等原因引起的急性胃扩张,需要积极解除梗阻。如因幽门梗阻导致的,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梗阻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于由溃疡瘢痕导致的幽门梗阻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对于因肠道蛔虫团堵塞等原因引起的梗阻,可采取相应的驱虫、解除梗阻等治疗措施。不同病因导致的梗阻,治疗方法不同,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精准处理。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儿童肠道解剖生理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解除梗阻的方法。
2.治疗原发病:如果是由其他全身性疾病等引起的急性胃扩张,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要积极控制血糖、纠正酮症酸中毒等,随着原发病的好转,急性胃扩张的情况也可能得到改善。
四、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若经过上述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胃壁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胃壁出现缺血坏死迹象,保守治疗无法阻止病情恶化,就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手术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谨慎评估手术指征,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能力等因素。
2.手术方式: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如胃部分切除术等。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原则,确保手术安全。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术后护理要特别关注儿童的恢复情况,加强营养支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