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盘疮是怎么引起的
带状疱疹主要由潜伏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免疫力状况是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增长致老年人易发病、自身免疫病及用药、恶性肿瘤及治疗会削弱免疫易引发、长期过度劳累等生活方式致免疫下降增加风险,且部分人群可能因遗传易感性增加发病几率但具体机制待明确。
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是根本原因
蛇盘疮医学上称为带状疱疹,其主要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人体首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患有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过度劳累、年老体弱等情况时,潜伏的病毒就会被激活。被激活的病毒会沿着感觉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在相应的皮肤区域繁殖,从而引起神经炎症和皮肤的水疱、丘疹等典型症状。例如,一项针对老年人带状疱疹发病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60岁以上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这与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更易再激活密切相关。
二、免疫力状况是关键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潜伏在体内,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变化,成年后甚至老年期都可能发病。儿童期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相对来说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发病风险可能相对较低,但并非完全不发病,只是概率相对较低。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胸腺萎缩,免疫细胞功能减退,对病毒的监视和清除能力下降,所以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
2.疾病与用药因素: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患者,常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这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更易再激活。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其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
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由于肿瘤细胞本身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也会进一步削弱免疫力,这类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概率显著增加。
3.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过度劳累、睡眠严重不足的人,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的风险。例如,一些长期熬夜加班的人群,其带状疱疹的发病几率可能高于作息规律的人群。另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也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三、遗传易感性的潜在作用
虽然遗传易感性在带状疱疹发病中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部分人群可能由于遗传因素导致其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易感性增加。例如,某些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可能影响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使得具有特定基因背景的人群在相同的环境因素影响下,更易发生带状疱疹。不过,目前关于遗传因素在带状疱疹发病中的作用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来进一步阐明,但这也提示了个体的遗传背景是影响是否发病的一个潜在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