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更易患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有右上腹剧烈绞痛等症状,慢性有隐痛等,影像学超声等可查,治疗依急慢情况;胆囊息肉是胆囊壁良性病变,病因不明,多无症状,少数有隐痛等,超声等可检,直径小于1cm无症状定期随访,大于1cm等需手术,不同年龄患者诊疗各有特点
一、定义与病因
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引起的胆囊炎性疾病。常见病因包括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淤积、细菌滋生引发炎症;也可由肠道细菌逆行感染等因素所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更易患慢性胆囊炎,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多为良性。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胆固醇代谢紊乱等有关,一般中青年人群相对多见,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可能对其有一定影响。
二、临床表现
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发作时多有右上腹剧烈绞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黄疸等;慢性胆囊炎症状相对不典型,可有右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表现,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易加重。不同年龄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胆囊炎相对少见,若发病多起病较急,症状可能更突出;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
胆囊息肉: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超声检查时发现,少数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隐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较轻,与进食油腻食物关系不密切。不同年龄人群胆囊息肉表现差异不大,但儿童胆囊息肉更为罕见,若发现需更谨慎评估。
三、影像学检查特点
胆囊炎: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水肿,胆囊体积增大,若有胆囊结石可同时发现强回声团伴声影;CT检查可显示胆囊壁增厚、周围组织炎症改变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超声检查操作相对简便,儿童也可进行,能较好显示胆囊情况;CT检查有一定辐射,需根据病情谨慎选择。
胆囊息肉:超声检查表现为胆囊壁上的局限性隆起病变,呈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一般回声均匀;CT检查可更清晰显示息肉的位置、大小等。不同年龄患者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的诊断价值相似,儿童胆囊息肉超声诊断需注意与其他病变鉴别。
四、治疗原则
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一般需禁食、抗感染等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胆囊;慢性胆囊炎症状明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治疗需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儿童胆囊炎治疗更需谨慎,优先非手术治疗控制炎症,若需手术需充分评估风险;老年患者需综合考虑心肺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
胆囊息肉:对于直径小于1cm、无症状的胆囊息肉,定期随访超声观察变化即可;直径大于1cm、有症状或怀疑恶变的胆囊息肉需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随访和治疗决策需依据具体情况,儿童胆囊息肉恶变风险极低,若发现息肉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谨慎制定随访或治疗方案;老年患者若有胆囊息肉也需综合评估其健康状况等因素来决定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