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败血症的表现多样,全身症状有发热(部分老年、免疫低下者体温不升,儿童早期发热突出)和寒战(免疫正常青壮年明显,婴幼儿等不典型);局部感染表现为不同部位原发感染灶的相应症状(如皮肤、肺部、泌尿系统感染的不同表现及特殊人群的不典型情况);器官功能损害相关表现包括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感染性休克表现,老年及儿童有不同特点)、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老年长期吸烟易误判)、神经系统(神志改变,老年痴呆等基础病者难区分,儿童提示病情严重)、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肝脏基础病者加重病情)。
一、全身症状
1.发热:败血症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5℃以上,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体温不升,这在老年、免疫功能低下等特殊人群中较为常见,因为其机体反应能力较弱,可能无法有效调动体温调节机制来产生正常的发热反应。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可能是败血症较为突出的早期表现之一。
2.寒战:多与发热相伴出现,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等刺激机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而产生寒战,这一症状在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壮年患者中可能更为明显,而在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中可能表现不典型。
二、局部感染表现
1.原发感染灶:不同部位的感染可导致相应的局部表现,如皮肤软组织感染引起的原发灶可能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常见于外伤后感染等情况;肺部感染引起的原发灶可能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老年患者,这种局部表现可能被基础疾病掩盖,增加诊断难度;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原发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在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期)或患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如尿路结石)的人群中更易发生且症状可能不典型。
三、器官功能损害相关表现
1.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率加快,严重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相关表现,如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等。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败血症导致的心血管功能损害可能加重原有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儿童由于心血管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可能更为急剧,需要密切监测。
2.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低氧血症,表现为口唇发绀等。对于长期吸烟的老年患者,败血症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可能被误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需要仔细鉴别。
3.神经系统:部分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嗜睡、谵妄甚至昏迷等。在老年痴呆患者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患者中,败血症导致的神志改变可能难以与基础疾病区分,需要详细评估病情变化。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败血症引起的神志改变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及时处理。
4.消化系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表现为黄疸、少尿等。对于患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败血症导致的消化系统及肝肾功能损害可能加重肝脏病情,影响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