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脑梗死有神经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和颅神经功能障碍(眼球运动障碍、面部神经麻痹),全身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不同人群因自身基础状况等因素在各症状上有不同风险或表现差异。
1.神经系统症状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运动功能障碍:常见的是对侧肢体的无力或瘫痪,例如患者可能出现拿东西不稳、行走时一侧肢体拖曳等情况。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运动调控的区域受损,影响了神经冲动向肢体肌肉的传导。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由于本身可能存在血管硬化等基础情况,更容易发生急性脑梗死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血管病变基础使得脑梗死发生时运动功能受损的风险更高。
感觉障碍:表现为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比如患者对侧身体的皮肤感觉不到疼痛、温度等刺激。这是由于感觉传导通路在脑部受损,影响了感觉信息的传递。在女性患者中,若存在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与血管状态有一定关联,但主要还是基于神经传导通路的损伤机制。
语言障碍:如果梗死部位影响到语言中枢,会出现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能流利表达,但不能理解他人言语)等。例如患者想表达某个物品的名称却无法准确说出,或者听不懂别人说的话的含义。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血管受损风险增加,更易出现语言中枢受累的情况。
颅神经功能障碍:
眼球运动障碍:可表现为眼球偏斜、复视等。当脑梗死累及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或神经时,会影响眼球的正常运动。例如患者看东西有重影,这是因为双侧眼球运动不协调所致。在老年人群中,眼部血管与脑部血管有一定关联,脑梗死时更易波及眼球运动相关神经。
面部神经麻痹:出现口角歪斜,患者一侧面部肌肉瘫痪,鼻唇沟变浅等。这是由于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出现瘫痪表现。对于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面神经受累的风险相对较高。
2.全身症状
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是由于颅内血管病变导致颅内压变化或血管牵拉等因素引起。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是轻度胀痛,有的可能较为剧烈。在年轻人群中,若存在偏头痛等基础疾病,发生急性脑梗死时头痛表现可能与平时偏头痛有一定区别,但主要还是由脑部血管病变引发。
恶心、呕吐: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颅内的神经调节中枢,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可能频繁出现恶心,进而呕吐,尤其是在颅内压升高时更易发生。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时,由于血糖等代谢紊乱可能会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需要特别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
意识障碍:严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因为大面积脑梗死或梗死部位累及重要的脑功能区,影响了大脑的觉醒系统。在老年患者中,本身脑储备功能下降,发生意识障碍的风险更高,且恢复相对困难。对于有脑梗死家族史的人群,需要更加警惕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