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吃什么药
治疗慢性肠胃炎的三类药物。抑酸剂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受体拮抗剂,分别通过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或竞争结合H受体来减少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有铝碳酸镁和硫糖铝,前者能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膜,后者在酸性环境下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修复;微生态调节剂中的益生菌类药物可补充有益菌群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紊乱,三类药物适用情况各有不同。
一、抑酸剂
(一)质子泵抑制剂
1.作用机制:通过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从而阻滞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有效降低胃酸浓度,缓解慢性肠胃炎因胃酸过多刺激胃黏膜引起的不适等症状。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对胃酸相关的胃肠不适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2.适用情况:适用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慢性肠胃炎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的患者,不同年龄人群(除特殊禁忌人群外)若符合胃酸过多引发相关症状的情况均可考虑使用,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段对药物代谢等可能存在差异。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导致胃酸分泌紊乱的患者也较为适用。
(二)H受体拮抗剂
1.作用机制:选择性竞争结合胃壁细胞上的H受体,使胃酸分泌减少,对慢性肠胃炎伴有胃酸增多症状有改善作用。众多临床研究已验证其在抑制胃酸方面的有效性。
2.适用情况:对于慢性肠胃炎有胃酸相关症状的患者,不同性别均可使用,不同年龄人群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评估后可考虑应用,生活方式不良引起胃酸异常的患者适用,如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影响胃酸分泌平衡的情况。
二、胃黏膜保护剂
(一)铝碳酸镁
1.作用机制:可以迅速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或炎症部位,抵御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等对胃黏膜的侵袭,促进胃黏膜修复。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对胃黏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适用情况:慢性肠胃炎患者出现胃痛、胃灼热、反酸等症状时可使用,各年龄人群除特殊禁忌外均可应用,女性在生理期等身体状况可能影响胃黏膜时也适用,生活方式不规律导致胃黏膜易受损的患者适合使用,比如经常熬夜、饮食无节制的人群。
(二)硫糖铝
1.作用机制:在酸性环境下解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能与溃疡或炎症处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临床研究表明其对胃黏膜保护及促进修复有一定作用。
2.适用情况:慢性肠胃炎有胃黏膜损伤相关症状的患者可使用,不同年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应用,男性若因工作等原因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胃黏膜问题也可考虑,生活方式中存在可能损伤胃黏膜因素的人群适用。
三、微生态调节剂
(一)益生菌类药物
1.作用机制:通过补充有益菌群,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助于缓解慢性肠胃炎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等问题。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益生菌对肠道菌群调节及相关胃肠不适的改善作用。
2.适用情况:慢性肠胃炎伴有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适用,各年龄人群均可考虑,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等在医生评估后可应用,女性孕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阶段若符合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肠胃炎相关症状也可使用,生活方式中存在抗生素滥用等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情况的人群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