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状腺炎的分类介绍
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根据不同病因、病理等因素分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即桥本病、Graves病相关性甲状腺炎)、感染性甲状腺炎(包括细菌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其他类型甲状腺炎(包括产后甲状腺炎、放射性甲状腺炎),不同类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有差异,临床需准确诊断和针对性处理,特殊人群患病需特殊关注。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多见于30-50岁女性。发病机制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体内产生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这些抗体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病理上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临床上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甲状腺肿大,后期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乏力、怕冷、水肿、体重增加等。
Graves病相关性甲状腺炎: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也可伴有甲状腺炎的表现。患者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增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时甲状腺组织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临床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汗、心慌、手抖、消瘦等甲亢症状。
感染性甲状腺炎
细菌性甲状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甲状腺组织。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通过血行或直接蔓延至甲状腺。起病较急,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局部红肿、疼痛,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感染症状。
病毒性甲状腺炎:常见的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尤其是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病理表现为甲状腺滤泡破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临床上起病多较急,患者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甲状腺肿大,触痛明显,同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甲状腺功能可先出现亢进表现,随后转为减退,最终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
其他类型甲状腺炎
产后甲状腺炎:发生在产后1年内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妊娠期间免疫状态改变有关,部分患者在妊娠前已有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产后病情发作。临床表现多样,可先出现甲亢症状,如心悸、多汗等,随后出现甲减症状,如乏力、畏寒等,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可自行恢复,但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放射性甲状腺炎:多因头颈部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性治疗后引起,如放疗用于治疗鼻咽癌、甲状腺癌等。放射性损伤导致甲状腺组织细胞受损,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在放疗后一段时间可出现甲状腺局部疼痛、肿胀,吞咽时疼痛加重,甲状腺功能可出现一过性或永久性减退。
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炎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均有差异,临床医生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准确诊断和针对性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发生甲状腺炎需特别关注对胎儿的影响;儿童患甲状腺炎时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及时评估甲状腺功能变化并谨慎选择治疗方案;老年人患甲状腺炎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等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诊疗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