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宝宝脑瘫症状
五个月宝宝若出现运动发育落后(如不能主动抓物、抬头不稳、不能翻身等)、姿势异常(头背屈、角弓反张、四肢姿势异常等)、肌张力异常(增高有抵抗感、降低呈松软状)、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虽不一定确诊为脑瘫,但家长需高度重视,因其个体发育有差异,发现异常应及时去正规医院相关科室全面评估,有早产等高危因素的宝宝更要密切关注、定期儿保,早期诊断干预对改善预后很重要。
一、运动发育落后
五个月宝宝正常情况下,应当能够主动伸手抓物、抬头较稳且能自如翻身。若宝宝到五个月还不能完成这些动作,比如竖抱时头仍不能竖直、不能自主翻身,或者在俯卧位时手臂无法支撑身体,表现为抬头不稳、抬胸困难等,都可能提示运动发育落后,需警惕脑瘫的可能。这是因为脑瘫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控制,阻碍正常运动功能的发展。
二、姿势异常
1.头背屈:宝宝在仰卧位时,头过度后仰,下颌不能贴近胸部,这是一种常见的姿势异常,是由于颈部肌肉紧张度异常导致的,体现了脑瘫对颈部肌肉控制的影响。
2.角弓反张:宝宝的身体呈弓形,背部过度伸展,头和下肢后伸,形如拉满的弓。这是全身肌肉张力增高的一种表现,常因脑瘫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功能,导致肌肉过度收缩。
3.四肢姿势异常:比如双上肢内收、内旋,双手握拳不易张开;双下肢伸直、交叉,呈剪刀样,这是因为脑瘫致使肢体肌肉张力不平衡,从而出现异常姿势。
三、肌张力异常
1.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僵硬,被动活动宝宝肢体时,会感觉阻力增大,像齿轮样或铅管样的抵抗感。比如给宝宝换尿布时,会发现大腿很难分开;牵拉宝宝上肢时,会感到有明显的阻力。这是因为脑瘫引起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紊乱,导致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
2.肌张力降低:宝宝的肌肉松软,肢体活动时感觉很轻松,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如抱起宝宝时,会感觉宝宝像“面条”一样,缺乏应有的支撑力。这是由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兴奋性传递出现问题,使得肌肉不能维持正常的紧张度。
四、反射异常
1.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五个月宝宝一些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应该逐渐减弱或消失。若此时这些反射仍然存在且较为强烈,比如宝宝的手仍然紧握,不易被掰开,或者受到突然的声响刺激时,仍出现明显的拥抱动作,提示可能存在神经发育异常,与脑瘫影响神经系统的成熟和正常反射的消退有关。
2.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正常宝宝在身体失去平衡或将要跌倒时,会出现保护性的伸展动作,如上肢外展、伸直等。若五个月宝宝这种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在被突然放倒或倾斜时,不能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可能存在脑瘫风险,这表明宝宝神经系统对身体平衡和应急反应的调节功能受到影响。
温馨提示:五个月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并不一定就确诊为脑瘫,但需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宝宝的成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若发现任何发育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前往正规医院儿科或儿童神经科就诊,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详细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诊断。对于有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黄疸等高危因素的宝宝,更要密切关注其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儿保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宝宝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