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有贫血、发热、出血、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等相关表现。贫血表现为一般情况面色苍白、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女性经量增多等,症状有头晕乏力、活动后气促;发热多数患者会有,体温可高可低,因正常粒细胞减少易感染,感染部位常见口腔、肺部、肛周等;出血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女性月经异常,严重时可内脏出血;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有肝脾淋巴结轻至中度肿大、骨骼关节疼痛尤以胸骨下端压痛常见、少数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如头痛呕吐等。
一、贫血相关表现
1.一般情况: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中异常造血细胞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这是因为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下降,机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所致。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因为长期贫血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周期中出现经量增多等情况,这与贫血导致的凝血功能轻度异常及机体代偿机制有关。
2.症状表现:患者还会有头晕、乏力的症状,这是由于脑部及全身组织缺血缺氧引起。活动后这些症状往往会加重,例如轻度活动后就会感到气促,这是因为身体在活动时对氧气的需求增加,而贫血状态下氧气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二、发热相关表现
1.发热特点:多数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发热,体温可低至38℃左右,也可高达39℃甚至40℃以上。发热的原因主要是正常粒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发生感染导致发热,且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感染征象。
2.感染部位: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口腔、肺部、肛周等。口腔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溃疡、疼痛,影响进食;肺部感染时,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肛周感染时,会有肛周红肿、疼痛,排便时疼痛加剧等表现。
三、出血相关表现
1.皮肤黏膜出血:患者皮肤可出现瘀点、瘀斑,这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儿童患者皮肤较为娇嫩,瘀点、瘀斑可能更容易出现在受压部位或轻微碰撞后;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与血小板减少影响凝血有关。
2.内脏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颅内出血是较为严重的情况,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危及生命。对于有颅内出血风险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避免剧烈活动等诱发因素。
四、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相关表现
1.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淋巴结,可导致肝脾肿大,一般为轻至中度肿大。儿童患者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能在体格检查时更容易被发现,且肿大程度可能相对较明显;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质地一般较软,无明显压痛。
2.骨骼关节疼痛:患者常有骨骼、关节疼痛,以胸骨下端压痛较为常见。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骨膜及骨皮质等部位引起。儿童患者正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关节疼痛可能会影响其活动,需要关注其活动状态及疼痛对生活的影响。
3.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少数患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为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对于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风险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监测和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