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主要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类,AML按FAB分为多种亚型且不同亚型有差异,ALL按形态学和免疫学有不同分型;还可根据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为伴有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急性白血病及伴有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的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白血病中ALL相对多见且不同年龄分布有差异,老年人患急性白血病生物学行为复杂、治疗需考虑身体状况,有特殊病史患者患急性白血病类型可能与暴露因素相关,需据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急性白血病的主要类型
(一)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分类
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其骨髓及外周血中主要是原始和早幼髓系细胞异常增殖。根据FAB(法美英)协作组分类,可分为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急性红白血病)、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等亚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不同亚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在细胞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具有特征性的染色体易位t(15;17),这一遗传学改变是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骨髓及外周血中主要是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根据形态学和免疫学特点,可分为L1型、L2型、L3型。免疫学分型又可分为B细胞型ALL和T细胞型ALL等。研究发现,B细胞型ALL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而T细胞型ALL相对少见,但也有其独特的免疫学和遗传学特征,这些特征对于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二)根据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类
1.伴有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急性白血病:
除了上述FAB分型中提及的M3具有t(15;17)易位外,还有其他如伴有t(8;21)的AML,这种遗传学异常与特定的临床和生物学行为相关,患者往往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且对某些治疗方案的反应可能有别于其他类型的AML。另外,伴有t(1;19)的前B细胞ALL也属于此类,其分子生物学改变导致特定的信号通路异常,影响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
2.伴有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的急性白血病:
这类白血病往往有既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病史相关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其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过程与单纯的急性白血病有所不同,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既往的骨髓疾病情况以及当前白血病细胞的特征。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对多见,且不同年龄儿童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分布可能存在差异。对于老年人患急性白血病,其生物学行为可能更为复杂,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发生率可能与年轻患者不同,在治疗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器官功能等因素,因为老年人往往耐受治疗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在疗效和安全性之间寻求平衡。而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曾有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化学毒物暴露史等,其患急性白血病的类型可能与特定的暴露因素相关,在诊断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相关检查来明确具体的白血病类型,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