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怎么办
脱肛即直肠脱垂,表现为肿物自肛门脱出,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手托甚至腹压增加时也脱出。非手术治疗包括儿童一般治疗(5岁前多可自愈,注意排便等)、成人轻度脱肛一般治疗(治腹压增高病、提肛运动、饮食调理)及药物熏洗辅助;手术适用于严重脱出或有并发症者,方式多样需依情况选。特殊人群中儿童脱肛多自限,家长需观察;老年人要控基础病选治疗方案;孕妇要避免腹压增高,谨慎选治疗方式。
一、脱肛的定义及表现
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期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随着病情进展,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甚至咳嗽、行走、下蹲时也可脱出。
二、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儿童脱肛:多与发育尚未完善有关,多数可在5岁前自愈。应注意缩短排便时间,便后立即将脱出直肠复位,取俯卧位,用胶布固定双臀等。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和腹泻。
成人轻度脱肛:要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平时可进行提肛运动,每日数次,每次持续数分钟,以增加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二)药物治疗辅助
中药熏洗:一些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中药方剂熏洗肛门局部,可能对改善症状有一定帮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剂。例如,五倍子汤等方剂有一定的收敛功效,可缓解脱肛带来的不适,但具体的药物选择和使用需严格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三、手术治疗情况
(一)手术适应证
对于脱肛严重,经常脱出且不能自行还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以及脱肛伴有严重并发症,如嵌顿不能还纳导致坏死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二)手术方式选择
手术方式有多种,如直肠黏膜环切术、直肠悬吊固定术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直肠悬吊固定术适用于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通过将直肠固定在周围组织上,以防止其再次脱出。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脱肛多为自限性疾病,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排便情况,保持大便柔软通畅。避免孩子长时间蹲便,减少腹压增加的因素。如果脱肛情况持续不改善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便秘、前列腺增生等,这些因素容易诱发脱肛。老年人在治疗脱肛时,要同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在进行治疗方案选择时,需充分考虑其身体耐受能力等情况。例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复杂手术的老年人,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如通过调整饮食、进行提肛运动等改善症状;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后决定是否手术。
(三)孕妇
孕妇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容易出现腹压增高,从而增加脱肛的发生风险。孕妇在发生脱肛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增加腹压的行为,如避免长时间站立、用力排便等。在治疗上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一般先尝试保守治疗,如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来预防和缓解便秘,从而减轻脱肛症状;若症状严重需手术治疗时,要在医生充分评估孕期情况后谨慎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