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发热特点
儿童白血病发热有体温无固定规律、伴随感染或白血病本身症状、持续时间差异大等特点,与普通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有鉴别点,对白血病发热儿童需注意皮肤清洁、监测体温、保证营养、隔离等护理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白血病发热的体温特点
儿童白血病患者发热体温多无固定规律,可表现为低热(体温37.5~38℃)、中度发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部分患儿可呈持续发热,也有间歇热情况,这与白血病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等因素有关,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引发体温调节紊乱出现多样体温表现。
二、发热伴随症状特点
1.感染相关伴随症状
常伴有感染部位的相应表现,如呼吸道感染时可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这是因为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侵袭,当发生感染时就会出现相应感染部位的症状。例如细菌感染时,可能还会伴有局部红肿、化脓等表现,这是由于细菌在局部繁殖引发炎症反应。
还可能伴有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表现,这是因为感染引起机体代谢紊乱,毒素吸收等因素导致患儿整体状态不佳。
2.白血病本身相关伴随症状
可伴有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活动后气促等,因为白血病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同时可能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是由于血小板减少等凝血功能异常所致。
三、发热持续时间特点
儿童白血病发热持续时间差异较大,有的患儿发热可呈短暂间歇,如感染得到控制后体温可暂时正常,但由于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持续处于低下状态,很容易再次出现发热,发热可反复迁延不愈;也有部分患儿发热呈持续状态,难以通过普通抗感染治疗完全缓解,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不断增殖,机体免疫功能持续受到抑制,感染难以彻底消除。
四、与其他原因发热的鉴别特点
1.与普通感染性发热鉴别
普通感染性发热多有明确感染源接触史,发热有一定规律性,经过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后体温多能较快下降,一般感染控制后体温不再反复。而儿童白血病发热虽也可由感染引起,但往往感染难以彻底清除,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体温可能有波动,且容易再次出现发热,同时常伴有白血病自身相关的贫血、出血等表现,普通感染性发热一般不伴有这些表现。
2.与结缔组织病等非感染性发热鉴别
结缔组织病等非感染性发热多有自身免疫紊乱相关表现,如皮疹、关节疼痛等,实验室检查有自身抗体等异常,而儿童白血病发热主要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及免疫功能低下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除感染相关表现外,有骨髓象等白血病相关的特异性改变,如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等。
五、特殊人群(儿童)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对于白血病发热的儿童,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避免搔抓皮肤防止出血及感染加重。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时,由于儿童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应优先采取非药物降温措施,如松解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降温药物等。同时要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由于白血病患儿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应给予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另外,要注意隔离,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因为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在医院环境中获得新的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