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败血症最好的方法有哪些
败血症治疗包括早期液体复苏,成人初始快速输入0.9%氯化钠溶液500-1000ml,儿童按20ml/kg快速输入,不同年龄人群需注意;抗感染有经验性和目标性,不同年龄病原菌分布不同;器官功能支持包括呼吸、循环、肾脏支持,不同年龄患者支持方式有差异;控制基础疾病需个体化,如糖尿病患者控血糖,免疫缺陷患者治基础病。
一、早期液体复苏
1.重要性:败血症患者常出现循环功能障碍,早期足够的液体复苏是关键。研究表明,及时的液体复苏可以改善组织灌注。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如0.9%氯化钠溶液,成人初始可快速输入500-10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通常为20ml/kg快速输入,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后续液体治疗。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在液体复苏时需更精准计算,避免过量或不足影响循环稳定;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心肾功能减退,液体复苏时要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防止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
二、抗感染治疗
1.经验性抗感染:一旦怀疑败血症,应尽早使用抗生素。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需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包括细菌、真菌等。对于社区获得性败血症,常见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对于医院获得性败血症,病原菌多为耐药菌,可能需要选用碳青霉烯类等更强效的抗生素。不同年龄人群病原菌分布有差异,儿童社区获得性败血症常见病原菌与成人不同,需针对性选择药物;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低下且常合并基础疾病,病原菌可能更复杂,用药需谨慎评估。
2.目标性抗感染:在获得病原学结果后,应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改为目标性抗感染治疗,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菌产生。
三、器官功能支持
1.呼吸支持:若败血症患者出现呼吸衰竭,需根据情况给予氧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要注意调节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等,以保证合适的通气和氧合。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在机械通气时需考虑其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老年人由于常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机械通气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肺部情况,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
2.循环支持:除了早期液体复苏,对于存在顽固性休克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血压。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根据患者反应调整药物剂量。不同年龄人群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不同,儿童使用时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并密切观察;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反应可能不同,要更谨慎调整剂量。
3.肾脏支持:败血症可导致急性肾损伤,对于出现少尿或无尿的患者,需要评估液体平衡,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在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时,要注意抗凝等相关问题。不同年龄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和参数选择有所不同,儿童需根据体重等调整治疗方案;老年人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时要考虑其心肾功能状态,防止出现并发症。
四、控制基础疾病
1.对于本身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合并败血症,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建议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这有助于败血症的恢复。对于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合并败血症,在抗感染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其基础免疫缺陷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控制基础疾病时需采取个体化的措施,充分考虑其自身状况对治疗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