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急性脑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和其他因素,病原体感染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B族链球菌)、病毒(如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真菌(如新型隐球菌)感染;其他因素有颅脑外伤使脑膜受损为病原体入侵提供途径,医源性因素如不规范有创操作可能引入病原体引发炎症。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急性脑膜炎较为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易受其影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接触到肺炎链球菌后更易感染引发急性脑膜炎;老年人则可能因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容易感染肺炎链球菌导致发病。例如,有研究发现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然后经血行播散至脑膜,引发脑膜的炎症反应。
脑膜炎奈瑟菌也是导致急性脑膜炎的重要细菌,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菌在人群中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尤其是在拥挤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儿童和青少年相对处于更易接触感染源的环境中,感染后可迅速引发急性脑膜炎。
B族链球菌也是新生儿急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新生儿出生时若接触到产道中的B族链球菌,就可能感染并引发脑膜的炎症,因为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这种细菌的抵御能力较弱。
2.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急性脑膜炎的常见类型,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儿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儿童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更容易接触到被肠道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从而感染肠道病毒,进而累及脑膜引发急性脑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也可引起急性脑膜炎,对于有基础疾病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更易侵犯脑膜导致发病,因为这类人群自身的免疫防御功能较弱,无法有效抵御病毒对脑膜的侵袭。
腮腺炎病毒也可能引发急性脑膜炎,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儿童若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且接触到腮腺炎患者,感染腮腺炎病毒后,病毒可经血液到达脑膜,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
3.真菌感染
新型隐球菌是引起真菌性急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更容易感染新型隐球菌。这些人群的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来清除隐球菌,隐球菌就会侵犯脑膜,导致脑膜发生炎症。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感染新型隐球菌的风险大大增加,进而引发急性脑膜炎。
二、其他因素
1.颅脑外伤
严重的颅脑外伤可使脑膜受损,从而为病原体侵入脑膜提供了途径。例如,头部受到撞击等严重外伤后,颅骨骨折等情况可能导致脑膜破裂,外界的病原体就有可能进入脑膜引发炎症。对于有颅脑外伤史的人群,尤其是外伤后脑膜完整性受到破坏的患者,发生急性脑膜炎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不同年龄的人群在遭受颅脑外伤后都可能面临这样的风险,但儿童由于颅骨等结构相对脆弱,在同样程度的颅脑外伤下,脑膜受损的概率可能相对更高。
2.医源性因素
进行腰椎穿刺等有创操作时,如果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者操作不符合规范,就有可能将病原体引入脑膜,从而引发急性脑膜炎。例如,在腰椎穿刺过程中,若穿刺器械被污染或者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病原体就可能随着操作进入脑膜,导致脑膜感染发炎。对于接受有创操作的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降低医源性感染引发急性脑膜炎的风险,尤其是儿童在进行有创操作时,医护人员更要格外谨慎,确保操作的无菌和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