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痔疮
痔疮是常见肛肠疾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有相应临床表现,可通过肛门直肠检查等诊断,可通过饮食调整、改善排便习惯等预防保健。
一、痔疮的定义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所致。通常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混合痔则是内痔和外痔混合存在。
二、痔疮的发病因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肛门直肠部位的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比如肛门括约肌松弛等,使得静脉容易瘀血扩张,所以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病,但中老年人相对更为常见。儿童相对较少患痔疮,但如果有长期便秘等情况也可能引发。
2.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方面: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肛门直肠部位的血管,导致血管充血,增加痔疮发病风险。而长期摄入膳食纤维不足,会引起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容易导致肛管直肠静脉丛压力增高,诱发痔疮。
排便习惯:长期久坐、久站,会影响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循环,使静脉回流受阻。另外,长期排便时间过长,如排便时长时间玩手机等,会使腹压增高,压迫直肠静脉,容易引发痔疮。
3.其他因素:怀孕女性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影响直肠静脉回流,较易发生痔疮;患有肝脏疾病、门静脉高压等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因为静脉回流障碍而引发痔疮。
三、痔疮的临床表现
1.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多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有的患者大便时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内痔可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脱出的内痔若发生嵌顿,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2.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如果外痔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会有剧痛,称为血栓性外痔,表现为肛周暗紫色椭圆形肿物,表面皮肤水肿、质硬、压痛明显。
3.混合痔: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出现便血、脱出、疼痛、瘙痒等多种表现,病情严重时脱出的痔核不能回纳,还可能出现坏死、感染等情况。
四、痔疮的诊断方法
1.肛门直肠检查:医生会进行肛门视诊,观察肛门周围有无肿物、肛裂等情况;然后进行直肠指诊,了解直肠内有无肿物、狭窄等;还会进行肛门镜检查,直接观察直肠下端和肛管内的情况,明确有无内痔、外痔、混合痔以及其严重程度等。
2.影像学检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影像学检查,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痔疮情况,可能会借助肛门超声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病变情况。
五、痔疮的预防与保健
1.饮食调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芹菜、菠菜等)、水果(香蕉、苹果等)、全谷类食物等,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发生。同时,避免过多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改善排便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排便时间过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内。排便时不要久蹲久坐,尽量减少腹压增高的因素。
3.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做提肛运动等。提肛运动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促进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痔疮。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要注意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定期进行产检,关注肛门直肠部位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要注意保持生活规律,饮食均衡,适度运动,预防便秘,同时要注意肛门局部的清洁卫生,预防痔疮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