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临床表现
癫痫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作性症状和癫痫综合征相关表现。发作性症状有全面性发作(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如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综合征相关表现因综合征不同而异,儿童患者表现可能因年龄有差异,女性特殊时期发作可能变化,有病史患者发作表现随病情等改变,需评估监测。
一、发作性症状
1.全面性发作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是常见的发作类型。发作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先出现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后转为阵挛期,即全身节律性抽搐,持续一段时间后发作停止,患者进入昏睡状态,清醒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此型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其发作与脑部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广泛扩散至双侧大脑半球有关,可能与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等)等多种因素相关。
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正在进行的活动中断,两眼凝视,呼之不应,可伴有简单的自动性动作,如擦鼻、咀嚼等,一般持续数秒后意识恢复,继续原来的活动,但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失神发作是由于丘脑-皮质环路异常放电引起,脑电图表现为双侧对称、同步、3Hz的棘-慢综合波。
肌阵挛发作: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涉及全身肌肉,也可限于某部分肌肉,可单个出现,也可成簇发作。常见于遗传性癫痫综合征,如婴儿良性肌阵挛性癫痫等,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脑部发育异常等也可能参与发病。
2.部分性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时意识清楚,可分为运动性发作、感觉性发作、自主神经性发作和精神性发作等。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动,常见于一侧眼睑、口角、手指或足趾等,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后缓解;感觉性发作多表现为躯体感觉或特殊感觉异常,如麻木感、针刺感、视觉性(如闪光、盲点等)、听觉性(如耳鸣等)等;自主神经性发作可出现自主神经症状,如多汗、面色苍白、潮红、呕吐、腹痛等;精神性发作较少见,可表现为各种精神症状,如记忆障碍、情感异常、认知障碍等。单纯部分性发作是由于大脑皮质局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病因可为脑部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病等。
复杂部分性发作:也称精神运动性发作,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可有类似先兆的症状,之后出现意识模糊、精神行为异常等,如自动症,表现为反复咀嚼、舔唇、搓手、游走、奔跑等无目的的动作,发作后不能回忆。复杂部分性发作起源于颞叶内侧或额叶底部等部位,与颞叶癫痫等相关,病因多与颞叶病变(如海马硬化等)有关。
二、癫痫综合征相关表现
不同的癫痫综合征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例如婴儿痉挛症,多在1岁以内起病,表现为频繁的痉挛发作,呈鞠躬样、点头样或闪电样,每天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伴有智力发育落后,脑电图表现为特征性的高幅失律。儿童良性中央颞区癫痫多在儿童期起病,发作多在夜间,表现为口面部抽搐,可伴有舌部僵硬感、言语困难等,智力发育正常,脑电图在中央颞区可见棘波或棘-慢综合波。
对于儿童患者,癫痫的临床表现可能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婴儿和幼儿期的癫痫发作形式往往更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和鉴别。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癫痫发作可能会有变化,需要关注激素水平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其发作表现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发展、治疗情况等有所改变,应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