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子容易得癫痫
小孩子易患癫痫的因素包括脑部发育不完善、遗传因素(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感染因素(颅内感染和发热性感染)、脑损伤因素(产前、产时、产后因素)、代谢紊乱因素(低血糖、低血钙),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情况,发现异常发作及时就医
一、脑部发育不完善
小孩子的脑部还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神经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连接和功能尚不成熟,容易出现异常放电的情况。例如,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厚度、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等都在逐步完善,此阶段若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就较易引发癫痫发作。
二、遗传因素
1.单基因遗传:某些特定的单基因遗传疾病可能会直接导致小孩子患癫痫。比如家族性颞叶癫痫等,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会影响神经元的离子通道功能等,使得大脑容易产生异常放电,从而引发癫痫。
2.多基因遗传: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增加小孩子患癫痫的风险。如果家族中有癫痫病史,小孩子遗传相关易感基因的概率相对较高,相比没有家族史的孩子,更易受到癫痫的侵袭。
三、感染因素
1.颅内感染: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颅内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感染会引起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癫痫。例如,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都可能在发病过程中或恢复后出现癫痫发作的情况。
2.发热性感染:小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高热。长期或严重的发热可能会对脑部神经元造成损伤,引发热性惊厥,而反复的热性惊厥有可能转化为癫痫。有研究表明,高热惊厥的孩子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发展为癫痫,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孩子风险相对更高。
四、脑损伤因素
1.产前因素:母亲在孕期若受到感染、接触放射性物质、服用某些致畸药物等,可能会影响胎儿脑部的正常发育,导致胎儿出现脑结构异常等情况,增加小孩子出生后患癫痫的几率。例如,孕期感染风疹病毒等,可能会造成胎儿脑部发育畸形,为癫痫的发生埋下隐患。
2.产时因素:在分娩过程中,如出现难产、胎儿窒息、产伤等情况,会导致脑部缺氧、脑组织损伤,从而增加小孩子患癫痫的风险。产伤可能会造成脑部的出血、挫伤等,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使得大脑容易出现异常放电引发癫痫。
3.产后因素:小孩子出生后若发生颅脑外伤、严重的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也会导致脑部受到损伤,进而引发癫痫。比如,小孩子头部受到撞击后出现脑挫裂伤等,就可能引发癫痫发作。
五、代谢紊乱因素
1.低血糖:小孩子如果长时间进食不足、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等,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低血糖会影响脑部神经元的能量供应,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从而引发癫痫发作。研究发现,严重的低血糖持续一定时间后,就可能导致脑部神经元的不可逆损伤,并诱发癫痫。
2.低血钙:钙是维持神经元稳定性的重要元素,小孩子若存在低血钙的情况,会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兴奋性调节,使得神经元容易异常放电,进而引发癫痫。例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小孩子,常伴有低血钙,容易出现抽搐等癫痫相关的症状。
温馨提示:对于家长而言,要密切关注小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孕期做好防护,分娩时尽量减少产时不良因素的影响,小孩子出生后注意避免脑损伤和代谢紊乱等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现小孩子有异常的发作表现,如反复的抽搐、意识障碍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