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和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状态,正常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有相应标准,多种因素可致高血糖,老年人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易患;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分多种类型,发病机制与胰岛素分泌及作用缺陷有关,1型多在年轻人群因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常见于中老年人且近年有年轻化趋势与胰岛素抵抗伴分泌不足相关;两者联系是糖尿病必有高血糖且长期高血糖可引发并发症,生活方式相关;区别是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短暂因素致高血糖去除诱因可恢复,糖尿病是需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有特定病因机制临床特点,年龄分布有别,治疗方式不同,1型需依赖胰岛素,部分2型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确诊后需长期监测管理
一、高血糖与糖尿病的概念区分
1.高血糖:高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正常空腹血糖值一般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小于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时可被定义为高血糖。引起高血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高糖食物、应激状态(如严重创伤、感染等)、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暂时性或一过性的高血糖。从年龄方面来看,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功能有所下降,更容易出现高血糖情况;在生活方式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也相对更易发生高血糖。
2.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根据病因和临床特点,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等较年轻人群中,是由于自身免疫等因素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肥胖率的上升,也有年轻化趋势,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同时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
二、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糖尿病患者必然存在高血糖的情况,高血糖是糖尿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被诊断为糖尿病,那么其血糖水平一定是高于正常范围的。而且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发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从生活方式角度看,无论是高血糖还是糖尿病,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比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都会同时增加患高血糖和糖尿病的风险。
2.区别:高血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如前面所说,一些短暂的因素引起的高血糖,在去除相关诱因后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不能诊断为糖尿病。而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有其特定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不仅仅表现为单纯的血糖升高,还涉及到机体代谢紊乱的一系列问题。在年龄方面,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虽以中老年多见但近年来青少年发病也有增加趋势;在治疗方面,高血糖如果是暂时性的可能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等即可改善,而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等)等多方面,且需要长期坚持。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和控制血糖,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使血糖得到较好控制,不一定立即需要药物治疗,但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需要进行长期的病情监测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