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足按早期、中期、晚期呈现不同症状,早期有感觉异常(麻木、刺痛或灼痛)和外观改变(皮肤干燥);中期有皮肤颜色改变(肤色变暗、温度降低)和足部溃疡;晚期易感染(局部感染伴红肿热痛、全身症状)和出现坏疽(干性坏疽干燥皱缩呈黑色、湿性坏疽肿胀湿润恶臭),严重可致截肢等后果,需及时就医治疗
一、早期症状
1.感觉异常
麻木感: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早期可能出现足部麻木,这种麻木感可能从足部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例如,患者会感觉脚部像穿着袜子一样麻木,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变得迟钝。这是因为高血糖长期损害神经纤维,影响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得足部感觉神经传递信号异常。在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会增加。
刺痛或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足部刺痛或灼痛,疼痛可能在夜间加重。这种疼痛是由于神经受损后,神经纤维异常放电导致。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发生风险更高,更容易出现这种异常感觉。
2.外观改变
皮肤干燥: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往往比较干燥,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影响了汗腺的分泌功能。皮肤干燥会使足部皮肤更容易出现皲裂等问题,进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由于皮肤本身的保湿功能下降,加上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皮肤干燥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
二、中期症状
1.皮肤颜色改变
肤色变暗:足部皮肤颜色可能逐渐变暗,呈现出暗红色或紫红色。这是由于足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皮肤缺氧,色素沉着增加。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会进一步加重足部的缺血情况,使肤色改变更加明显。有长期吸烟史的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较高,更容易出现肤色变暗的症状。
皮肤温度改变:足部皮肤温度可能降低,与对侧正常足部相比,患侧足部摸起来较凉。这是因为血管病变导致足部动脉供血减少,热量供应不足。对于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皮肤温度改变更为常见。
2.足部溃疡
浅表溃疡:中期可能出现足部浅表溃疡,多发生在足底、足趾等部位。溃疡表面可能有渗出液,周围皮肤可能伴有红肿。这是由于足部感觉减退,患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微小创伤,如鞋子摩擦等,而由于感觉迟钝无法及时察觉,进而发展为溃疡。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是重要的诱发因素,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促进溃疡的发生和发展。
三、晚期症状
1.感染
局部感染:晚期糖尿病足容易出现严重感染,感染可蔓延至深部组织,如肌肉、骨骼等。感染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伴有脓性分泌物。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加上足部存在溃疡等创面,为细菌入侵提供了条件,一旦发生感染,由于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炎症的控制,感染容易扩散和加重。
2.坏疽
干性坏疽:足部部分组织坏死,干燥、皱缩,呈黑色。干性坏疽多发生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足部动脉血流严重减少甚至中断的情况下,坏死组织水分散失,细菌感染相对较轻。
湿性坏疽:足部组织坏死伴有明显肿胀,湿润,有恶臭。湿性坏疽是由于局部缺血同时合并感染,组织坏死伴大量渗出,细菌繁殖活跃,感染更为严重。无论是干性坏疽还是湿性坏疽,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足部功能和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对于有糖尿病足晚期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控制病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