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晚期症状
骨髓瘤晚期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骨骼相关的剧烈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相关的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肾功能损害的蛋白尿、肌酐升高;感染相关的发热及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感染部位表现;还有高钙血症相关症状、淀粉样变相关表现,特殊人群如老年及儿童骨髓瘤晚期也有其特点需关注。
一、骨骼相关症状
1.剧烈骨痛:骨髓瘤细胞侵犯骨骼,导致骨质破坏,常引起难以忍受的骨痛,多发生于腰骶部、胸廓、肋骨等部位,疼痛程度会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夜间可能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和睡眠,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刺激骨膜及周围神经,且骨质破坏使骨骼强度下降,承受压力时易引发疼痛。
2.病理性骨折:由于骨质被肿瘤破坏,骨骼强度大幅降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胸腰椎、肋骨等部位,骨折发生后会进一步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加重身体的不适和残疾程度。
二、贫血相关表现
1.面色苍白:骨髓瘤晚期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等原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面色、睑结膜、甲床等部位呈现苍白状态,这是因为贫血使机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进而出现面色苍白的外观改变。
2.乏力、头晕:贫血造成全身组织器官缺氧,患者常感到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还可能出现头晕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出现乏力和头晕等表现。
三、肾功能损害
1.蛋白尿: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异常蛋白可损伤肾小管等肾脏结构,导致蛋白尿,尿液中可出现大量蛋白,若不及时控制,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的损害,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受到肿瘤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得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
2.肌酐升高:随着肾功能损害的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内代谢废物如肌酐等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肌酐升高是反映肾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水平的变化能直观体现肾脏功能的恶化程度。
四、感染相关症状
1.发热:晚期骨髓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感染时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表现为低热或高热,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应答反应,但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受限,感染难以有效控制,导致发热持续或反复出现。
2.反复感染部位表现: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如肺部感染时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这是因为免疫功能低下使患者抵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减弱,容易遭受各种病原菌的侵袭,不同感染部位会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
五、其他表现
1.高钙血症相关症状:骨髓瘤细胞破坏骨质,释放大量钙入血,导致高钙血症,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烦渴、多尿等症状,高钙血症会影响多个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受累时出现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受累时引起尿量改变等表现。
2.淀粉样变相关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淀粉样物质沉积,累及心脏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累及舌头时可使舌头肿大,影响进食和说话等功能,淀粉样物质的沉积会对相应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破坏,从而引发多种复杂的临床表现。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骨髓瘤晚期患者,由于其各器官功能衰退,在出现上述症状时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老年患者对感染、骨折等并发症的耐受性更差,需要更加精细的护理和监测;而儿童骨髓瘤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晚期情况,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且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需要特别考虑治疗及护理对其未来生活质量的影响,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关注症状的同时,注重保护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