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手术后都会肛瘘吗
肛周脓肿手术后并非都会形成肛瘘,其与肛瘘关系密切,低位和高位肛周脓肿术后肛瘘发生几率不同,影响因素有患者自身因素(年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和手术因素(手术时机、手术方式),要降低术后肛瘘发生几率需早期规范治疗肛周脓肿,同时加强患者自身管理,如控制基础疾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
一、肛周脓肿与肛瘘的关系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而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肛周脓肿手术后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肛瘘,但不是所有肛周脓肿手术后都会出现肛瘘。
(一)肛周脓肿的不同类型与术后肛瘘发生的关联
1.低位肛周脓肿:低位肛周脓肿若能及时正确处理,如充分切开引流,使脓肿内的感染物质彻底排出,创面得到良好愈合,相对而言发展为肛瘘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如果脓肿处理不彻底,残留了感染的潜在通道,也有可能形成肛瘘。
2.高位肛周脓肿:高位肛周脓肿由于其位置较深,解剖结构复杂,感染蔓延的范围较广,手术中完整清除感染病灶相对困难,术后发生肛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为高位肛周脓肿的感染源往往与肛腺等结构关系密切,若手术时没有完全处理好感染的肛腺等根源性问题,就容易在术后形成肛瘘。
二、影响肛周脓肿术后肛瘘发生的因素
(一)患者自身因素
1.年龄:不同年龄段患者肛周脓肿术后肛瘘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肛周脓肿相对较常见,由于儿童的肛周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肛腺等结构相对脆弱,在肛周脓肿术后,若感染控制不佳等情况,相对成人可能更易出现肛瘘,但也不是绝对都会发生。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弱,且可能合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会增加术后发生肛瘘的风险。
2.基础疾病: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使得肛周脓肿术后感染不易控制,从而增加了发展为肛瘘的可能性。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不利于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以及创面的修复过程。
3.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肛周手术创面的愈合,增加了术后发生肛瘘的风险。而长期酗酒的患者,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等,也可能使肛周脓肿术后肛瘘的发生几率升高。
(二)手术因素
1.手术时机:肛周脓肿早期及时手术,能够更好地清除脓肿,减少感染对周围组织的破坏范围,相对降低术后肛瘘的发生几率。如果肛周脓肿拖延手术时机,感染进一步扩散,不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也会大大提高术后形成肛瘘的可能性。
2.手术方式:手术中准确找到内口并进行恰当的处理是预防肛瘘的关键。如果手术时内口探查不仔细,没有彻底处理内口,残留了内口这个感染源,术后就很容易形成肛瘘。另外,手术中对脓肿腔的引流是否充分,创面的处理是否合理等,都会影响术后肛瘘的发生。比如引流不充分,脓肿腔内仍有残留的感染物质,就容易导致肛瘘的形成。
三、如何降低肛周脓肿术后肛瘘的发生几率
(一)早期规范治疗肛周脓肿
一旦发现肛周脓肿,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早期手术可以有效地清除脓肿,减少感染的扩散,降低术后肛瘘的发生风险。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要仔细操作,尽量完整地清除感染病灶,准确寻找并处理内口等关键部位。
(二)加强患者自身管理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利于伤口的愈合。患者自身也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术后创面的良好愈合,从而降低术后肛瘘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