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有什么
糖尿病相关神经病变会引发多种表现,感觉异常有疼痛(约60%-90%患者出现,夜间加重,影响睡眠生活质量,年龄大的耐受性低影响更显著)和麻木(手脚似戴手套袜子,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致感觉传递障碍,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加重,女性特殊时期可能变化);运动障碍有肌无力(运动神经受损致提重物、行走困难,长期病史者症状渐重,儿童患者若发生影响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和共济失调(感觉和运动神经受损致行走不稳易摔倒,老年患者平衡差更易跌倒增骨折风险);自主神经病变相关表现有心血管系统静息性心动过速(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影响,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时更复杂严重)、消化系统胃排空延迟(胃肠道自主神经受损致腹胀等,病程长患者表现更明显,儿童患者相对少见但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泌尿生殖系统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膀胱功能障碍(患病时间长患者渐出现,老年患者因自身功能衰退相关症状更突出)。
麻木:麻木也是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常感觉手脚像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一样,感觉减退或消失。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存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神经功能受损的表现,这会导致感觉神经传递出现障碍,从而引起麻木感。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进而加重神经病变导致的麻木症状。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神经病变的发展,使麻木等症状可能出现变化。
运动障碍
肌无力:随着病情进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会影响到运动神经,导致患者出现肌无力的情况。患者会发现自己提重物、行走等活动变得困难。这是因为运动神经受损后,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功能减弱,肌肉无法得到正常的神经冲动来维持正常的收缩功能。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神经病变持续进展,肌无力的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无力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需要特别关注。
共济失调: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还可能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容易摔倒等。这是由于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同时受损,导致患者对自身肢体的位置觉、平衡觉等感知出现障碍,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平衡功能就相对较差,再加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共济失调,更容易发生跌倒,进而增加骨折等并发症的风险。
自主神经病变相关表现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静息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心率超过100次/分钟。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导致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平衡失调。对于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心血管系统表现可能会更加复杂和严重。
消化系统:可能出现胃排空延迟,表现为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胃肠道的自主神经受损,影响了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神经病变逐渐加重,消化系统的自主神经病变表现可能会更为明显。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消化系统的自主神经病变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也会对其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泌尿生殖系统: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等。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泌尿生殖系统的神经调节。对于患有糖尿病时间较长的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泌尿生殖系统表现可能会逐渐出现,并且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由于本身泌尿生殖系统功能也在衰退,再加上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相关症状可能会更加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