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什么症状
脑干出血会引发意识障碍、瞳孔变化、眼球运动障碍、运动障碍及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多方面表现。意识障碍因脑干内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受损,老年患者更难恢复,中青年有诱因也较快出现;瞳孔可出现大小改变及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老年人代偿弱,瞳孔变化更易提示病情恶化;眼球运动异常表现为双眼向病灶侧凝视,儿童神经修复强,恢复可能性相对大;运动障碍有交叉性瘫痪及肌张力改变,生活方式是诱因,康复与发病前运动基础等有关,不同年龄肌张力改变表现及康复方案有差异;呼吸可出现节律异常甚至停止,循环有血压波动、心率失常等,年龄大的患者循环功能障碍风险更高。
一、意识障碍
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负责维持意识清醒等重要功能。脑干出血时,患者常迅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因为脑干内的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受损,该系统对维持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起关键作用。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基础疾病较多,脑干出血后意识障碍可能更难恢复;中青年若有高血压等诱因引发脑干出血,也会较快出现意识障碍。
二、瞳孔变化
1.瞳孔大小
正常瞳孔直径约3-4mm,双侧等大等圆。脑干出血时,早期可能出现瞳孔缩小,这是因为动眼神经核受损,当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瞳孔散大,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双侧散大固定,提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不同年龄人群对脑干出血导致瞳孔变化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瞳孔变化可能更迅速地提示病情恶化。
2.瞳孔对光反射
正常瞳孔对光反射灵敏。脑干出血时,瞳孔对光反射可减弱或消失,这是由于脑干内与瞳孔对光反射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光刺激无法正常传导至中枢并引发相应反应。
三、眼球运动障碍
脑干中包含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团及传导束。脑干出血后,患者可出现眼球运动异常,如双眼向病灶侧凝视,这是因为脑干内的眼球协同运动中枢受损,导致眼球运动失去正常的协调控制。不同性别在脑干出血后眼球运动障碍的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年龄因素会影响恢复情况,儿童患者若发生脑干出血,由于其神经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可能在积极治疗后眼球运动障碍恢复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也需密切关注。
四、运动障碍
1.肢体瘫痪
脑干出血可导致交叉性瘫痪,即病灶侧面部瘫痪和对侧肢体瘫痪。这是因为脑干内的皮质脊髓束等运动传导通路受损,皮质脊髓束将大脑皮质发出的运动指令传导至脊髓,当脑干内该通路受损时,会出现相应的肢体运动障碍。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血压、高盐饮食等生活方式可能是脑干出血的诱因,而脑干出血后运动障碍的恢复与患者在发病前的运动基础、康复训练的及时性等有关。例如,发病前经常运动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可能恢复相对较好。
2.肌张力改变
急性期脑干出血时,可能出现病变侧肢体肌张力降低,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中枢性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等。不同年龄患者肌张力改变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由于肌肉本身的退变等因素,肌张力改变后的表现可能与中青年有所差异,康复训练时需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
五、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1.呼吸改变
脑干是呼吸中枢所在部位,脑干出血可导致呼吸节律异常,如出现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停止。这是因为脑干内的呼吸中枢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呼吸节律。在病史方面,有呼吸相关基础疾病的患者,脑干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可能更严重。
2.循环改变
可出现血压波动,早期可能因应激反应出现血压升高,后期可能因脑干出血影响心血管中枢导致血压降低,还可能出现心率失常等情况。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心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脑干出血后循环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