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持续状态如何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包括保障环境安全、监测生命体征;药物治疗分一线(地西泮、咪达唑仑、苯妥英钠)和二线(左乙拉西坦、丙戊酸);特殊人群中儿童、孕妇、老年患者有不同处理要点;后续需评估病情并制定长期治疗规划,包括检查、随访及健康教育等以保障患者安全与生活质量。
一、急救处理
1.环境安全保障:将患者转移至安全环境,如平坦地面,移开周围尖锐、坚硬物品,防止发作时受伤,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周围物品清理,避免磕碰等意外伤害。确保患者呼吸通畅,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部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这对各年龄段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均重要,尤其儿童因气道较窄更需关注。
2.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对于婴幼儿患者要轻柔准确地进行监测操作,保证监测数据准确,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处理。
二、药物治疗
1.一线抗癫痫药物选择
地西泮:为常用一线药物,通过加强突触前抑制,抑制癫痫病灶异常放电扩散发挥作用,可静脉注射,但儿童患者使用需注意给药速度,避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需缓慢静脉推注。
咪达唑仑:可经静脉、肌肉或鼻内给药,对于不能及时静脉给药的情况,鼻内给药是一种可行方式,儿童患者也可考虑,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给药途径。
苯妥英钠:适用于地西泮治疗无效的患者,静脉给药时需控制速度,注意监测心电图等,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代谢等情况不同,需个体化考虑。
2.二线抗癫痫药物
左乙拉西坦:可用于成人及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静脉或口服给药均可,其作用机制独特,对不同类型癫痫发作可能有效,儿童患者使用时需依据体重等调整剂量相关情况(但不涉及具体剂量说明)。
丙戊酸:也是常用二线药物,可静脉给药,对于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等有一定疗效,在使用时要考虑患者的肝功能等情况,尤其儿童患者需关注肝脏功能影响。
三、特殊人群处理
1.儿童患者:儿童癫痫持续状态需特别谨慎处理,药物选择除考虑药物本身特性外,还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如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在使用抗癫痫药物时更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同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证护理过程中儿童的安全与舒适,例如在进行静脉穿刺等操作时要轻柔,减少儿童的痛苦和应激反应。
2.孕妇患者:孕妇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时,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要权衡癫痫发作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某些抗癫痫药物在孕期使用需经过严格评估,因为抗癫痫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需多学科协作,包括产科、神经内科等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时,要考虑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增加,在选择抗癫痫药物时需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血管功能等,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或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的药物,同时关注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等变化,因为抗癫痫药物可能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四、后续处理与监测
1.病情评估与监测:在患者癫痫持续状态控制后,需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脑电图检查以明确癫痫放电情况,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以排查可能的颅内病变,对于各年龄段患者均需进行这些检查,以了解癫痫的病因等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长期治疗规划:根据患者的病因、癫痫类型等制定长期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长期治疗过程中需定期随访,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癫痫发作情况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癫痫的基本知识、发作时的家庭处理等,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应对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