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的临床特点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一般有反应差等一般表现,还可能有体温异常(足月儿体温升高、早产儿体温不升)、呼吸异常(呼吸增快或不规则)、循环系统表现(皮肤苍白等)、消化系统症状(拒乳等)、神经系统表现(嗜睡等),家长及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新生儿多方面表现,怀疑时及时检查,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好,要加强高危新生儿护理。
一、一般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一般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表现为反应差、嗜睡、少吃(奶量减少)、少哭(哭声低弱)、少动(活动减少),部分患儿可有体温不稳定,早产儿体温常偏低,足月儿可出现体温升高,但也有部分患儿体温正常。这是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感染后机体的整体反应相对不典型,年龄较小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其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感染的代偿能力较差,所以更容易出现全身状态的改变。
二、体温异常
1.体温升高:足月儿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这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炎症反应表现,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体温升高的幅度不一定很大,可能仅表现为皮肤温度略高。研究表明,当新生儿发生败血症时,体内的炎症介质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产热增加,但由于体温调节机制的局限性,体温升高不显著或波动较大。
2.体温不升:早产儿体温常偏低,甚至出现体温不升的情况,这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更不成熟、棕色脂肪储存少等因素有关。感染时,早产儿的产热能力进一步下降,加上散热增加,更容易出现低体温状态,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
三、呼吸异常
可出现呼吸增快或呼吸不规则,呼吸频率可超过60次/分钟。这是因为感染导致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加快以增加氧摄入;而呼吸不规则可能是由于感染累及呼吸系统或影响了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节功能。例如,败血症可引起肺部感染或导致呼吸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上述呼吸异常表现,年龄较小的早产儿发生呼吸异常的概率相对更高,且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
四、循环系统表现
部分患儿可出现皮肤苍白、发灰,外周循环不良,表现为四肢末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3秒),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或增快等。这是由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循环障碍,同时,感染毒素可能影响心肌功能,导致心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循环系统相对脆弱,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而出现循环功能异常。
五、消化系统症状
可有拒乳、呕吐、腹泻、腹胀等表现。胃肠道受到感染累及,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出现这些消化系统症状。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后更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年龄较小的新生儿如果出现频繁呕吐、严重腹胀等情况,需高度警惕败血症的可能,因为这可能提示感染已经影响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
六、神经系统表现
早期可能出现嗜睡、激惹,病情进展时可出现肌张力改变、前囟张力增高等。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感染后炎症介质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早产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更不成熟,发生神经系统异常表现的风险相对更高,且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
温馨提示: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家长及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其一般状态、体温、呼吸、循环、消化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表现。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上述早期临床特点中的相关表现,应高度怀疑败血症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培养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因为新生儿败血症若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预后相对较好,而延误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在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保持其皮肤清洁、脐部护理得当等,减少感染的机会,尤其对于早产儿等高危新生儿,更要加强护理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