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良性常见甲状腺腺瘤,多无症状;恶性以甲状腺癌为主,不同类型有不同特点。诊断方法有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不同人群如儿童、女性、老年人、有放射暴露史人群患甲状腺肿瘤有不同特点,需针对性应对。
一、甲状腺良性肿瘤
1.常见类型
甲状腺腺瘤较为常见,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局限在甲状腺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其发病可能与性别、遗传、射线接触等因素有关,女性相对更易患甲状腺腺瘤,有甲状腺腺瘤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增加,长期接受放射性物质接触也可能诱发甲状腺腺瘤。
2.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自查时发现颈部肿块。肿瘤较小的时候,对甲状腺功能一般无明显影响,不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相关表现,如心悸、多汗、怕热、畏寒、乏力、体重改变等。
二、甲状腺恶性肿瘤
1.常见类型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乳头状癌占比最高,约占甲状腺癌的70%-80%,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可能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雌激素等可能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滤泡状癌约占10%-15%;髓样癌较少见,约占3%-10%;未分化癌占比约5%-10%,多见于老年人,预后较差。
2.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早期常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差。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若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触及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对于髓样癌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面色潮红等类癌综合征表现,这是因为髓样癌能分泌降钙素、5-羟色胺等物质。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肿瘤常用的筛查和诊断方法,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态、数目、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有助于判断结节是囊性、实性还是囊实性,以及有无钙化等,对甲状腺肿瘤的初步分类有重要价值。
CT和MRI检查对于评估甲状腺肿瘤的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等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考虑手术方案时,能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
2.病理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术前常用的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方法,通过细针穿刺结节,获取细胞进行病理细胞学分析,对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准确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和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则是最终明确甲状腺肿瘤性质的金标准,能准确判断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等。
四、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1.儿童
儿童甲状腺肿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现需高度重视。儿童甲状腺肿瘤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为儿童时期甲状腺对射线等致癌因素更敏感。在诊断时要谨慎评估,通过超声等检查密切观察结节情况,必要时尽早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性质,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女性
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等因素,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甲状腺腺瘤相对多见,且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在体检时应关注甲状腺情况,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若发现甲状腺结节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
3.老年人
老年人甲状腺肿瘤中未分化癌相对较多见,预后较差。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诊断和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要更加谨慎,充分评估手术风险等。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甲状腺肿瘤相关症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如吞咽、呼吸等功能受影响时,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
4.有放射暴露史人群
长期接受放射性物质接触的人群,如因医疗原因(如颈部放疗)或职业暴露等有放射接触史的人群,患甲状腺肿瘤的风险增加,尤其是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甲状腺肿瘤,早期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