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前期症状有哪些
败血症前期有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发热或低体温、寒战、乏力;局部症状有感染部位表现及其他局部潜在感染灶表现;不同人群前期症状特点不同,儿童症状不典型,婴幼儿易被忽视;老年人症状隐匿;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症状轻微易被忽略但病情易恶化。
一、全身症状
(一)发热或低体温
1.发热表现:败血症前期常出现发热症状,多为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5℃以上,这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炎性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例如,多项临床研究发现,约70%-80%的败血症前期患者会出现体温超过38℃的发热情况。
2.低体温情况: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低体温,体温低于36℃,这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机体的应激反应较差,因为低体温可能意味着机体的代谢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免疫功能进一步受损,病原体的侵袭更容易导致机体功能失调。
(二)寒战
寒战通常与发热相伴出现,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释放的毒素等物质作用于机体,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寒战发生,这是机体试图通过肌肉收缩产生热量来升高体温以对抗病原体的一种表现。
(三)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机体在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同时炎性介质的释放会引起全身的不适反应,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和能量代谢,使得患者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感到极度乏力。
二、局部症状
(一)感染部位表现
1.皮肤软组织感染相关表现:如果败血症由皮肤软组织感染引起,前期可能出现感染部位的红、肿、热、痛。例如皮肤局部有伤口时,伤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温度比周围正常皮肤高,按压有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化脓等情况。这是因为细菌等病原体在皮肤软组织繁殖,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红、肿表现,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局部代谢增加导致温度升高。
2.呼吸道感染相关表现:若败血症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前期可能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试图清除呼吸道内的病原体和异物;咳痰则是呼吸道黏膜受到病原体刺激后分泌增多的表现。例如肺炎相关的败血症前期,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初期为干咳,随后可能咳出白色黏液痰或脓性痰等。
(二)其他局部潜在感染灶表现
如泌尿系统感染相关的败血症前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这是由于病原体在泌尿系统繁殖,刺激尿路黏膜引起的;腹腔感染相关的败血症前期可能有腹痛等表现,是因为感染累及腹腔内的组织器官,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刺激神经导致腹痛。
三、不同人群的前期症状特点
(一)儿童
儿童败血症前期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食、精神萎靡、哭闹不安,体温可出现波动,有的高热,有的低体温。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感染的反应相对不典型,所以需要密切观察。例如,3个月以下的婴儿败血症前期可能仅表现为嗜睡、呼吸增快、吃奶量减少等,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婴儿的表达能力有限,且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高度警惕。
(二)老年人
老年人败血症前期症状也可能不典型。可能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意识模糊等,发热程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有的仅表现为低热或体温正常,但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对感染的反应迟钝,所以症状相对隐匿,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
(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艾滋病患者等,败血症前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有轻微的不适,如低热、乏力等,由于其自身免疫功能差,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弱,感染容易迅速扩散,所以一旦出现轻微的异常表现就需要高度重视,因为病情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