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炎与脑膜炎的区别
脑炎是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的炎症性病变,累及脑实质,病因有病毒、细菌等感染,不同年龄病因有差异;脑膜炎是软脑膜炎症性疾病,累及脑膜,病因包括细菌、病毒等感染。脑炎表现为发热、头痛等,不同病原体及年龄表现不同;脑膜炎主要有脑膜刺激征,不同病因表现有别。诊断均需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根据病因,病毒性脑炎抗病毒等,细菌性脑炎用敏感抗生素等,脑膜炎也依病因治疗且需考虑年龄调整方案。
一、定义与累及部位
脑炎是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主要累及脑实质。
脑膜炎是软脑膜(包括蛛网膜和软脑膜)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脑膜。
二、病因
脑炎:常见病因有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所差异,儿童时期病毒感染相对更常见,成人则可能有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免疫缺陷的人群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导致脑炎。
脑膜炎:常见病因包括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等)、病毒、真菌等感染。细菌感染引发的化脓性脑膜炎在儿童和成人中均可能发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更易出现;病毒性脑膜炎多见于儿童等人群,具有一定自限性,但也需重视。
三、临床表现
脑炎: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还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部分患者会有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等表现。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炎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有独特的精神症状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肠道病毒性脑炎常以发热、皮疹、脑炎症状等为特点。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脑炎可能更易出现抽搐等症状,而成人可能意识障碍表现相对突出。
脑膜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细菌性脑膜炎病情往往较重,可能出现高热、意识障碍、皮肤瘀点瘀斑等;病毒性脑膜炎症状相对较轻,发热一般为中等度热,头痛等症状相对较缓;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相对隐匿,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逐渐出现脑膜刺激征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脑膜炎表现也有特点,儿童脑膜炎脑膜刺激征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易出现前囟饱满等表现;老年人脑膜炎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警惕。
四、诊断方法
脑炎: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细胞数、蛋白、糖等指标变化,病原体检测等)、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可发现脑实质的异常信号等)。例如通过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可明确是否为病毒性脑炎及具体病毒类型;对于细菌性脑炎可通过脑脊液细菌培养等明确病原体。不同年龄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可能有不同的正常参考范围及异常表现,需要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脑膜炎:同样需要脑脊液检查,通过分析脑脊液常规、生化、病原体等情况来诊断。如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细胞数显著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等;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等,还可通过结核菌素试验、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等辅助诊断。影像学检查对于脑膜炎也有一定帮助,如发现脑膜强化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脑脊液检查的解读要考虑年龄因素对脑脊液成分的影响。
五、治疗原则
脑炎: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病毒性脑炎多采用抗病毒治疗,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降颅压、控制癫痫发作等;细菌性脑炎需要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真菌性脑炎则使用抗真菌药物等。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年龄因素,儿童使用药物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发育情况等,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需早期、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结核性脑膜炎需要联合抗结核治疗;病毒性脑膜炎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年龄调整治疗方案及药物剂量等,例如儿童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剂量与成人不同,需严格按照儿童用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