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在新生儿期有特殊面容与体态(嗜睡、反应低下、体温低、皮肤粗糙发黄、前囟大、面容呆滞、腹胀便秘、身材矮小等)及生理功能低下表现(呼吸浅慢、心率慢心音低钝、喂养困难呕吐腹胀便秘等),婴幼儿及儿童期有生长发育迟缓(身高增长慢、牙齿发育异常、智力发育落后)、特殊面容持续、神经系统症状(运动发育迟缓等)、代谢低下表现(精神差、活动少、食欲减、皮肤毛发异常等),新生儿期症状易被忽视,有高危因素新生儿应及时筛查以便早期治疗减少对生长智力影响。
一、新生儿期症状
特殊面容与体态:新生儿时期可能出现嗜睡,对外界反应低下,哭声低且少,吸吮力差,体温常低于35℃,四肢末梢凉,皮肤粗糙、发黄,前囟较大(≥3cm×3cm)、后囟也大,头颈部相对较短,鼻梁低平,眼距宽,眼睑浮肿,表情呆滞,形似“小老头”样面容,且常有腹胀、便秘,部分患儿有脐疝,身材矮小,四肢短而躯干相对较长。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了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导致各系统功能低下。例如,有研究表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新生儿在体格发育方面明显落后于正常新生儿,其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与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的生长代谢受阻密切相关。
生理功能低下表现:呼吸功能方面,呼吸浅慢,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使机体代谢率降低,氧气消耗减少,从而出现呼吸频率减慢的情况;循环系统表现为心率缓慢,心音低钝,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减弱,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消化系统则表现为喂养困难,呕吐、腹胀、便秘,胃肠蠕动减慢与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二、婴幼儿及儿童期症状
生长发育迟缓:
身高增长缓慢:患儿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生长曲线,每年身高增长不足4cm。甲状腺激素是促进骨骼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激素,缺乏时骨化中心发育延迟,长骨生长受阻,导致身高落后。例如,一项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儿童的长期追踪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患儿在儿童期身高始终低于正常水平,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差异逐渐明显。
牙齿发育异常:乳牙萌出延迟,牙质发育不良,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牙齿的发育和矿化有影响,缺乏时牙齿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受到阻碍。
智力发育落后:患儿智力发育明显迟缓,表现为认知能力差,如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落后,说话晚,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均低于正常儿童。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大脑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髓鞘形成,导致智力发育障碍。有研究显示,未经及时治疗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儿童,其智力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且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后期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也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
特殊面容持续存在:除了新生儿期的特殊面容外,在婴幼儿及儿童期仍可看到鼻梁低平、眼距宽、面部臃肿、表情淡漠等表现,与正常儿童的面容有明显差异。
神经系统症状:除智力落后外,还可能出现运动发育迟缓,如坐、站、走等大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等。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功能和神经传导,导致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发育受阻。
代谢低下表现:患儿精神差,嗜睡,活动量减少,食欲减退,但体重仍可能因代谢率低而增加不明显或增长缓慢。皮肤干燥、粗糙,面色苍黄,毛发稀疏、干燥、无光泽等,这些都是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皮肤和毛发的营养供应不足所致。
不同年龄阶段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有所不同,新生儿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婴幼儿及儿童期则更多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落后等较为明显的特征。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母亲有甲状腺疾病、早产儿等,应在出生后及时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对患儿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