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发作时的症状
小儿癫痫有多种发作类型,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有发作前期非特异性表现、发作时先强直后阵挛及发作后昏睡等表现;失神发作包括典型失神发作(多见于5-14岁儿童,突然意识丧失、持续数秒、可伴简单自动性动作、发作后立即清醒)和不典型失神发作(起病早、意识障碍发生及停止缓慢、常伴肌张力降低和肌阵挛);简单部分性发作有运动性发作(身体某一局部抽动、可扩展、意识清楚)和感觉性发作(躯体或特殊感觉性发作、由大脑皮层感觉区异常放电引起);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有意识障碍和自动症表现;肌阵挛发作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双侧对称、可突然或因刺激诱发,各发作类型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脑部病变、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一、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1.发作前期表现:部分患儿在发作前数小时或数天可能会有精神不振、易激惹等非特异性表现,但并非所有患儿都会出现。在年龄较小的患儿中,可能难以准确察觉前期表现。
2.发作时表现:突然意识丧失,随后出现先强直后阵挛的过程。强直期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患儿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暂停,持续10-20秒后进入阵挛期,阵挛期表现为肌肉交替性收缩与松弛,频率由快变慢,最后持续数十秒后发作停止,此期患儿口吐白沫,可伴有大小便失禁。发作后患儿常进入昏睡状态,醒来后有头痛、乏力等不适,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这种发作类型在各年龄段小儿均可发生,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有关,有癫痫病史的小儿更易反复发作。
二、失神发作(小发作)
1.典型失神发作:多见于5-14岁儿童,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持续数秒(一般5-30秒),患儿正在进行的活动突然停止,呼之不应,双眼凝视,但可伴有简单的自动性动作,如眨眼、咀嚼等,一般不会摔倒。发作后立即清醒,继续原来的活动,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其发生与大脑皮层的异常放电有关,患儿的生活方式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可能诱发发作,有癫痫家族史的小儿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不典型失神发作:起病年龄较早,意识障碍发生及停止均较缓慢,除意识丧失外,常伴有肌张力降低,有时可出现肌阵挛。
三、简单部分性发作
1.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动,常见于一侧眼睑、口角、手指或足趾等部位,可扩展至一侧肢体,发作时意识清楚。例如,患儿一侧口角出现抽动,可逐渐扩展至同侧上肢甚至半身抽动,此类型发作与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异常放电有关,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状况会影响发作表现,若小儿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可能更容易出现此类局部运动性发作。
2.感觉性发作:可表现为躯体感觉性发作或特殊感觉性发作。躯体感觉性发作如肢体的麻木感、针刺感等;特殊感觉性发作如视觉性(看到闪光、黑点等)、听觉性(听到铃声、噪声等)、嗅觉性(闻到特殊气味)、味觉性(口中有特殊味道)发作等。此类发作是由于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异常放电引起,小儿的感官发育情况会对感觉性发作的感知和表现产生影响,若小儿感官发育存在异常,可能在发作时对感觉的描述和表现与正常小儿有所不同。
四、复杂部分性发作
1.表现:伴有意识障碍,发作时患儿对周围环境接触不良,可有自动症表现,如反复咂嘴、咀嚼、舔舌、摸索、行走、奔跑等无目的的动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此类型发作与颞叶癫痫等有关,小儿的大脑颞叶等区域的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脑部病变等因素会影响复杂部分性发作的发生和表现,有脑部病变的小儿发生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风险更高。
五、肌阵挛发作
1.表现: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累及单个肌肉或肌群,多为双侧对称性,可突然发生,也可因刺激诱发。例如,患儿可能突然出现某一肢体或全身肌肉的快速抽动,这种发作与大脑皮层的异常同步放电有关,小儿的神经系统稳定性以及是否存在诱发因素如疲劳、发热等会影响肌阵挛发作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发热等因素可能诱发小儿肌阵挛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