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的前兆
儿童白血病有多种前兆表现,包括不明原因反复发热且抗感染治疗无效;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等逐渐加重的贫血表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不明原因的骨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相关表现,出现异常及时排查白血病。
一、发热
1.表现及特点:儿童白血病早期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也可高达39℃甚至更高,这种发热往往是反复出现,使用一般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从年龄因素来看,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都可能出现,但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相对更不完善,可能更容易被忽视。从生活方式角度,若儿童近期生活环境改变、接触过可能的感染源等都可能诱发,但白血病相关发热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正常造血受抑制,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同时白血病细胞自身也可能释放致热物质引起发热。
2.衍生需求发热作为儿童白血病前兆的一个重要表现,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低热或高热,当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高度警惕白血病的可能。
二、贫血
1.表现及特点: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贫血会逐渐加重。从年龄方面,婴幼儿可能表现为不爱活动、哭闹不安等,因为婴幼儿不能准确表达身体不适,只能通过行为表现来体现。从生活方式看,如果儿童存在营养不均衡等情况可能会加重贫血表现,但白血病导致的贫血是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抑制了正常红细胞的生成。例如,研究表明,白血病患儿骨髓中正常造血干细胞被白血病细胞占据,使得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
2.衍生需求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面色、活动状态等,若发现儿童出现异常的苍白、活动后异常气促等情况,要考虑到贫血的可能,进而排查白血病等疾病。
三、出血倾向
1.表现及特点: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多见于四肢、躯干等部位;还可能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能会发现其皮肤不经意间出现小的瘀点,或者在哭闹、碰撞后容易出现皮肤瘀斑。从病史角度,如果儿童既往没有明显的出血性疾病史,突然出现上述出血表现,要警惕白血病。因为白血病细胞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出现出血倾向。例如,研究显示白血病患儿体内血小板数量往往减少,且功能存在缺陷,使得机体止血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出血。
2.衍生需求家长应留意儿童皮肤是否有异常瘀点、瘀斑,以及是否有异常的出血情况,如鼻出血频繁、牙龈出血不易止住等,这些都可能是儿童白血病的前兆表现。
四、骨关节疼痛
1.表现及特点:儿童可能会诉说骨头疼痛,尤其是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有时还会出现关节肿胀。从年龄因素考虑,学龄期儿童可能更能准确表达疼痛部位,但幼儿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不适。从生活方式看,若儿童近期没有明显的外伤等情况却出现骨关节疼痛,要引起重视。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及骨膜时,会导致骨关节疼痛,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刺激骨膜及周围组织引起疼痛。比如有研究发现,白血病患儿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时,可发现骨髓腔内有白血病细胞浸润,从而导致骨关节疼痛。
2.衍生需求当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骨关节疼痛,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出现时,家长要考虑到白血病的可能,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
五、肝脾淋巴结肿大
1.表现及特点:可触及肝脾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能在给儿童洗澡或日常接触时摸到腹部有包块,或者发现儿童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从年龄角度,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淋巴结分布及肿大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白血病引起的肝脾淋巴结肿大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在这些部位浸润增殖导致。例如,白血病细胞随着血液循环浸润到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使其体积增大,从而可被触及或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2.衍生需求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身体各部位是否有异常的肿大情况,尤其是肝脾淋巴结部位,若发现异常肿大,应进一步排查白血病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