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的早期症状
胃食管反流早期有多种症状,烧心是常见早期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餐后1小时左右易出现,弯腰等姿势及中老年人、肥胖人群更易引发,应避免不良饮食和姿势;反流指胃内容物涌入咽部或口腔,夜间睡眠更明显,长期吸烟酗酒者易出现,需戒烟戒酒、抬高床头;部分患者有胸痛症状,易与心绞痛混淆,需鉴别,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吞咽困难早期呈间歇性,进食固体食物时出现,老年人更易有,应选软烂食物;部分患者以咳嗽、哮喘为主要表现,儿童更易出现,要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特殊人群中,孕妇应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等;儿童多数随年龄增长自愈,家长要合理喂养;老年人要规律饮食、适度锻炼,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的药物。
一、烧心
烧心是胃食管反流较为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这是因为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引起化学性炎症,刺激神经末梢而产生的感觉。一般在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尤其在饱餐、进食辛辣食物、喝浓茶咖啡后容易诱发。弯腰、平卧等姿势也可能使症状加重,因为这些姿势会增加腹压,促使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中老年人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烧心症状。肥胖人群腹压较高,也会增加烧心的发生几率。生活中应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避免餐后立即平卧或弯腰等动作,以减轻烧心症状。
二、反流
反流指胃内容物不费力地向咽部或口腔涌入,无恶心、干呕和腹肌收缩等先兆。反流物多为酸性胃液,所以有时会感觉到口腔内有酸味,严重时可能会吐出胃内未消化的食物。这种反流现象在夜间睡眠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睡眠时平躺的姿势不利于食管排空,且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相对降低。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反流症状更容易出现。此类人群应戒烟戒酒,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以减少夜间反流的发生。
三、胸痛
部分胃食管反流患者早期会出现胸痛症状,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可放射至胸背、肩部、颈部、耳后等部位,有时疼痛较为剧烈,容易与心绞痛混淆。这是由于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食管痉挛或食管黏膜损伤所致。患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胸痛时更需要仔细鉴别,避免误诊。如果胸痛频繁发作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胃镜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对于有胸痛症状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减少对食管的刺激。
四、吞咽困难
早期可能表现为间歇性的吞咽困难,时轻时重,多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出现。这是因为反流导致食管黏膜炎症、水肿,甚至形成瘢痕狭窄,影响食物通过。随着病情进展,吞咽困难可能会逐渐加重。老年人由于食管蠕动功能减弱,更容易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对于有吞咽困难症状的患者,饮食应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于粗糙、坚硬的食物,以免加重食管损伤。
五、咳嗽、哮喘
部分胃食管反流患者早期可能以咳嗽、哮喘为主要表现,多为刺激性干咳,有时伴有喘息。这是因为反流物刺激咽喉部或误吸入气管,引起呼吸道炎症和痉挛。儿童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反流导致的咳嗽、哮喘症状。对于有咳嗽、哮喘症状且怀疑与胃食管反流有关的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反流的食物,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头部。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孕妇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和子宫增大压迫胃部,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孕妇应少食多餐,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饭后适当活动,睡觉时可将上半身垫高。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胃食管反流较为常见,但多数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自愈。家长应注意合理喂养,喂奶后应将婴儿竖起拍背,排出胃内气体,避免立即平卧。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饱,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果正在服用某些可能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的药物,应及时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