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初期有什么症状表现
败血症有全身、局部及其他伴随症状表现。全身症状有发热或低体温、寒战、乏力;局部症状包括感染灶表现(如皮肤黏膜或呼吸道感染灶)及其他局部表现(如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其他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头痛、呼吸加快。
一、全身症状表现
(一)发热或低体温
1.发热情况:败血症初期常出现发热症状,多为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8.5℃以上,这是由于病原体入侵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所致。研究表明,约70%-80%的败血症患者初期会有发热表现,且体温波动较大,可能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型。
2.低体温情况: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低体温,体温低于36℃,这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机体的应激反应较弱,可能是因为病原体毒性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等原因,使得体温调节功能严重失调。
(二)寒战
多数患者在发热前或发热过程中会出现寒战,这是因为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作用于机体,刺激神经系统,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从而引起寒战。寒战一般持续时间不等,可能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此时患者会感觉寒冷,需注意保暖,但要避免过度保暖影响散热观察。
(三)乏力
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感染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同时炎症介质释放影响了肌肉的正常功能和机体的整体状态。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败血症初期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年轻人可能还能坚持一些轻度活动,但会明显感觉比平时劳累,老年人则可能很快出现卧床等活动受限情况。
二、局部症状表现
(一)感染灶表现
1.皮肤黏膜感染灶:如果败血症由皮肤黏膜感染引起,如皮肤破损处可能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表现。例如皮肤有伤口,初期可能只是红肿,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对于儿童来说,皮肤较为娇嫩,更容易因外伤等引起皮肤感染灶,且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更容易扩散引发败血症,所以儿童出现皮肤局部异常时需高度警惕。
2.呼吸道感染灶:若由呼吸道感染引发败血症,患者可能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初期咳嗽可能为干咳,随后可能出现咳痰,痰液性状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细菌感染可能为脓性痰等。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老年人,本身呼吸道防御功能较弱,发生呼吸道感染后更易发展为败血症,需密切观察呼吸道症状变化。
(二)其他局部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这是因为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经淋巴系统引流,导致局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炎症。例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能触及肿大,质地较软或稍硬,有压痛感。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淋巴结相对较敏感,肿大情况可能更易被察觉,而老年人可能因感觉迟钝等原因,发现时病情可能已相对较重。
三、其他伴随症状表现
(一)恶心、呕吐
败血症初期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这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胃肠道黏膜受到刺激,导致胃肠蠕动紊乱、消化液分泌异常等。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出现这些症状,年轻人可能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在发病初期可能未重视消化系统症状,而老年人本身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减退,更易出现这些不适,需注意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鉴别。
(二)头痛
部分患者会有头痛症状,这是因为炎症介质进入血液循环,影响颅内血管和神经,导致头痛。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可能为胀痛、跳痛等。对于儿童来说,头痛可能会影响其精神状态和日常活动,需及时关注;老年人若本身有脑血管基础疾病,败血症引发的头痛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
(三)呼吸加快
败血症初期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这是机体为了增加氧供、排出二氧化碳以应对感染引起的代谢增强和缺氧状态。呼吸频率可能超过20次/分钟,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加快可能会更加明显。对于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败血症引发的呼吸加快可能会导致原有病情恶化,需加强呼吸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