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有什么症状表现
败血症有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约80%-90%患者出现,类型多样)、寒战(病原体及其毒素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精神状态改变(成人萎靡、烦躁,儿童哭闹、迟钝等);局部症状有感染灶表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伤口红肿渗液疼痛加剧、呼吸道感染相关表现等)和其他局部器官受累表现(肺部呼吸急促困难、泌尿系统尿频尿急尿痛及肾受累等);儿童败血症有反应差、拒奶等特殊表现;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发热不明显,精神萎靡等突出;免疫抑制人群症状不典型,病原体特殊,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
一、全身症状表现
(一)发热
败血症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可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以上,也有部分患者为低热,但相对较少见。发热机制主要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约80%-90%的败血症患者会出现发热表现,且发热类型多样,部分患者可呈弛张热或稽留热等。
(二)寒战
在发热的同时,患者往往会伴有寒战,这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等作用于机体,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所致。寒战可使患者感觉寒冷,甚至会出现牙齿打颤等表现,这也是机体应对感染的一种反应,但同时也会使患者感到不适。
(三)精神状态改变
对于成人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儿童患者则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反应迟钝等。这是因为败血症导致毒素吸收等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如,有研究发现,在儿科败血症患者中,约30%-4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易激惹等。
二、局部症状表现
(一)感染灶表现
1.皮肤黏膜:部分患者皮肤可出现瘀点、瘀斑,这是由于败血症导致血管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引起。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能会在皮肤出现相应的感染性皮疹等表现。
2.伤口感染:如果患者有皮肤破损、手术切口等伤口,可能会出现伤口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情况,提示伤口可能并发败血症。比如外科手术后患者出现伤口周围红肿热痛加重,伴有脓性分泌物,需警惕败血症可能。
3.呼吸道感染相关表现:若败血症由呼吸道感染引起,患者可出现咳嗽加重、咳痰增多且性质改变,如由清痰变为脓痰,同时可能伴有胸痛等症状。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基础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败血症时,呼吸道症状会更为明显,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二)其他局部器官受累表现
1.肺部:可出现肺炎相关表现,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肺功能相对较弱,发生败血症时更容易出现呼吸方面的异常,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泌尿系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累及肾脏,出现腰痛、肾功能异常等表现,如血肌酐升高、尿量改变等。女性患者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相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相关的败血症感染灶。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一)儿童
儿童败血症除了上述一般表现外,还可能有特殊表现。例如新生儿败血症,常表现为反应差、拒奶、体温不升或体温波动、黄疸加重等。这是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症状不典型,且病情变化较快。由于新生儿不能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家长需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一般状态,如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败血症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甚至体温正常,但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意识障碍等表现更为突出。这是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对感染的反应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三)免疫抑制人群
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发生败血症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更为特殊,且病情进展可能较快。这类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减弱,一旦发生败血症,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