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怎么治疗
糖尿病低血糖治疗分三步,先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明确低血糖后口服15-20g含糖食品,15分钟后血糖仍低再补,儿童适当减量;严重低血糖时,意识障碍等需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40ml,难静脉注射可肌内或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还需寻找诱因调整治疗,评估用药、考虑生活方式、关注特殊人群,如问用药史、查生活方式、针对老年和儿童特殊处理。
一、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
1.快速纠正低血糖状态:当明确患者发生糖尿病低血糖时,应首先给予快速起效的碳水化合物。一般来说,可口服15-20g含糖食品,如普通糖果(约3-4块方糖)、含糖饮料(约150-200ml的果汁或可乐等)。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能迅速提升血糖水平,例如有研究表明,口服15g葡萄糖可使血糖在15分钟内明显升高,有效缓解低血糖症状。对于儿童患者,需根据年龄适当减少含糖食品的量,以避免过量摄入糖分。比如,1-4岁儿童可给予5g左右的含糖食品,因为儿童的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过多糖分可能对其血糖调节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重复进食以防低血糖复发:在给予初次碳水化合物补充后15分钟,需监测血糖。若血糖仍低于3.9mmol/L,应再次补充15-20g碳水化合物。对于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即使血糖已恢复正常,也可能存在再次低血糖的风险,所以需要密切观察。例如,一些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纠正后,由于胰岛素的持续作用,仍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复,因此需要多次监测血糖并适时补充碳水化合物。
二、严重低血糖的处理
1.静脉注射葡萄糖:当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如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时,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20-40ml。这是因为静脉注射葡萄糖能更迅速地提升血糖水平,挽救患者生命。有临床研究显示,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大部分患者的血糖能在数分钟内得到明显提升,意识也会逐渐恢复。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在静脉注射葡萄糖时需密切监测血糖及肝肾功能指标,避免因过量注射葡萄糖导致血糖波动过大或加重肝肾功能负担。
2.胰高血糖素的应用:若静脉注射葡萄糖有困难或患者不适合静脉注射葡萄糖时,可肌内或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升高血糖。一般剂量为1mg(成人),儿童剂量根据体重适当调整。例如,对于体重较轻的儿童患者,胰高血糖素的剂量可能为0.5mg。使用胰高血糖素后,患者血糖通常会在10-20分钟内升高,但需注意胰高血糖素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在应用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三、寻找低血糖诱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评估用药情况: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例如,使用胰岛素剂量过大或注射时间不当,或者口服降糖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等都可能导致低血糖。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需检查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剂量及注射时间是否合理。如果是口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需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比如,对于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若频繁出现低血糖,可能需要更换为其他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
2.考虑生活方式因素: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是否规律、运动量是否合适等。饮食不规律,如延迟进餐或进餐量过少,可能导致低血糖;运动量过大而未及时调整降糖药物或补充碳水化合物,也容易引发低血糖。对于生活方式不规律的糖尿病患者,需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其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时间。例如,建议糖尿病患者保持定时定量进餐,运动前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如运动前1-2小时吃一些饼干等,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关注特殊人群情况: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各器官功能衰退,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低血糖且低血糖症状可能不典型。在治疗低血糖时,需更加谨慎地调整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治疗低血糖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避免过度治疗导致高血糖等其他问题。同时,要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糖尿病低血糖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