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癫痫的发作类型
癫痫发作分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是最常见发作类型之一,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机制与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有关;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电生理基础是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病史人群后代风险高;部分性发作包括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意识清楚,有多种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脑血管病史人群风险增加;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和自动症,各年龄段可能发生,有脑肿瘤等占位性病变病史人群风险高。
一、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1.发作表现:
又称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之一。发作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出现强直期,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患者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暂停等;随后进入阵挛期,表现为全身节律性抽搐,可伴有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发作持续数分钟后自行停止,发作后患者常进入昏睡状态,清醒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其发生机制与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广泛累及双侧大脑半球有关,多种病因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均可出现此类型发作,如脑肿瘤导致局部脑组织异常放电扩散引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在儿童中若存在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病史,也易因异常放电传播而出现该类型发作。
2.年龄与性别影响:
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儿童时期若有神经系统感染病史(如病毒性脑炎)引发继发性癫痫,更易在儿童期出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成年后因脑外伤导致继发性癫痫,也可能以该类型发作为主要表现。对于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需密切关注发作类型变化。
二、失神发作
1.发作表现: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患者正在进行的动作突然停止,双眼凝视,呼之不应,可伴有简单的自动性动作,如眨眼、吞咽等,一般持续数秒后恢复正常,发作后患者可继续原来的活动,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其电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异常同步放电,在继发性癫痫中,若由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可引发失神发作,例如某些线粒体脑病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常出现失神发作表现。
2.年龄与病史影响: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其后代患继发性癫痫出现失神发作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儿童期若发现有类似发作表现,需详细询问家族遗传代谢病史,以明确病因对发作类型的影响。
三、部分性发作
1.单纯部分性发作:
发作表现:发作时意识清楚,可分为运动性发作、感觉性发作、自主神经性发作和精神性发作等。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搐,如一侧肢体的抽动,可从手指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感觉性发作表现为躯体感觉或特殊感觉异常,如麻木感、针刺感、视觉异常(如闪光、黑矇等)、听觉异常(如耳鸣等);自主神经性发作可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出汗、瞳孔散大、腹痛等表现;精神性发作可出现记忆障碍、情感异常(如恐惧、焦虑等)、认知障碍等。例如由脑血管畸形导致的继发性癫痫,若畸形部位影响局部脑功能,可引发单纯部分性发作中的感觉性发作,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等感觉异常表现。
年龄与病史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脑血管病史的人群发生继发性癫痫出现单纯部分性发作的可能性增加。对于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需定期监测神经系统状况,警惕癫痫发作及发作类型的变化。
2.复杂部分性发作:
发作表现: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出现精神症状和自动症。患者可表现为staring(凝视)、咀嚼、吞咽、摸索、游走、自言自语等无意识的动作,发作持续数分钟后自行停止,发作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在继发性癫痫中,若由脑肿瘤引起,肿瘤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传播,可引发复杂部分性发作,如脑颞叶肿瘤患者,常出现复杂部分性发作,表现为情感障碍、记忆障碍及自动症等。
年龄与病史影响: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有脑肿瘤病史或脑部其他占位性病变病史的人群,发生继发性癫痫出现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风险较高。对于此类患者,需密切关注脑部病变情况对癫痫发作类型的影响,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