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不同类型危害各异,甲亢影响代谢、神经等系统,甲减累及代谢、心血管等系统,甲状腺结节良性结节可压迫组织,恶性结节会转移,不同人群患病及危害有差异,孕妇患甲状腺疾病会影响胎儿。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危害
1.对代谢系统的影响
机体代谢率显著增高,患者会出现多食、易饥饿但体重却明显下降的情况。例如,研究表明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可升高30%-100%,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过多加速了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代谢。长期的高代谢状态还会导致患者能量消耗过大,影响生活质量,使患者容易感到疲劳、乏力。
心血管系统方面,可引起心动过速,常见心率在100-120次/分钟,长期的心动过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引发心力衰竭。有研究显示,甲亢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很多。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患者常出现烦躁不安、易激动、失眠等症状。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长期的神经兴奋状态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如焦虑症等。
3.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对骨骼系统,可导致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甲亢时,甲状腺激素会影响钙的代谢,使钙流失增加。对于女性患者,还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导致月经紊乱,甚至影响生育功能,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危害
1.对代谢系统的影响
代谢率降低,患者会出现畏寒、乏力、嗜睡等症状。甲状腺激素缺乏使体内各项代谢过程减缓,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患者常感觉身体沉重、行动迟缓。
消化系统方面,可引起食欲减退、便秘等问题。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胃肠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长期的消化功能紊乱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虚弱状态。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可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甲减时,患者体内的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影响血脂的代谢,使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成分在体内堆积。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狭窄,影响心脏和其他器官的血液供应,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严重的甲减可能导致心包积液,甚至发展为黏液性水肿性心脏病。心包积液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舒张和收缩功能,导致心功能不全。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有着重要作用,甲减时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智力活动。对于儿童患者,严重的甲减还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等克汀病表现。
4.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女性甲减患者可能出现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甲状腺激素参与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调节,甲减时激素水平紊乱会影响月经周期和排卵功能,进而影响生育。男性甲减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三、甲状腺结节的危害
1.良性结节的潜在危害
部分良性结节可能会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组织。例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导致吞咽困难。当结节位于纵隔内时,压迫症状可能更为严重。而且,随着结节的增大,可能会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2.恶性结节的危害
甲状腺恶性结节也就是甲状腺癌,若不及时治疗,癌细胞会发生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有颈部淋巴结、肺部、骨骼等。转移到颈部淋巴结会导致淋巴结肿大;转移到肺部可引起咳嗽、咯血等症状;转移到骨骼会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甲状腺癌若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但晚期患者的生存率会显著降低。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危害上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女性由于内分泌的特点,相对男性更容易患甲状腺疾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更高;有家族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群,患甲状腺疾病的概率也会增加。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甲亢或甲减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孕妇甲亢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孕妇甲减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因此孕妇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甲状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