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症状会有哪些
脑梗塞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全身症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运动功能障碍(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面部肌肉无力)、感觉功能障碍(偏身感觉减退、感觉异常)、言语功能障碍(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困难、易呛咳);全身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不同,发生相应症状的风险和表现有所差异。
一、脑梗塞的常见症状
(一)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1.运动功能障碍
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较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持物不稳、行走困难等情况。例如,患者原本能够正常持筷吃饭,突然出现拿不住筷子,或者行走时向一侧偏斜。这是因为脑梗塞影响了大脑对肢体运动的调控区域,导致相应神经传导受阻,肌肉运动失去正常指挥。从年龄角度看,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脑梗塞后出现运动障碍的风险相对较高;从生活方式看,长期高血压、高血脂且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的概率也会增加。
面部肌肉无力也是常见表现,可出现口角歪斜,患者微笑或露齿时,一侧口角下垂,无法正常运动。这是由于面部神经受脑内病变影响,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异常。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若血压控制不佳,发生这种面部肌肉无力症状的脑梗塞风险会显著升高。
2.感觉功能障碍
偏身感觉减退较为多见,患者可能感觉一侧身体对疼痛、温度、触觉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比如,用针刺患侧皮肤时,患者感觉不如健侧明显。这是因为脑内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影响了感觉信号的传递。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由于高血糖对神经的损害,更容易出现感觉功能障碍相关的脑梗塞症状。
还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等,患者会感觉身体某部位有异常的不适感。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可能会损伤神经,增加脑梗塞后出现感觉异常的可能性。
3.言语功能障碍
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无法流利表达,只能说出个别简单词语。例如,患者想表达“喝水”,可能只能说出“水”这个单字。这是因为大脑语言中枢的运动性语言区域受损,影响了言语的表达功能。老年人随着脑功能的自然衰退,发生运动性失语的风险相对较高,而有长期吸烟史的老年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脑血管,进一步增加这种风险。
感觉性失语则是患者不能理解他人言语,自己的言语虽流利但内容杂乱无章,无法传达正确信息。这是由于大脑语言中枢的感觉性语言区域受损,导致对语言信号的理解出现障碍。有脑血管畸形病史的人群,发生感觉性失语的脑梗塞风险较高,需要密切关注言语功能变化。
4.吞咽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时容易呛咳,食物难以顺利下咽。这是因为脑梗塞影响了吞咽相关神经的功能,导致吞咽肌群协调运动失常。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本身存在食管病变或神经退行性变的老年人,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概率更高。在生活方式上,长期卧床且缺乏吞咽功能训练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吞咽困难问题。
(二)全身症状
1.头痛
部分脑梗塞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是由于颅内血管病变导致颅内压变化或血管牵拉等因素引起。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表现为轻微胀痛,有的则较为剧烈。对于有偏头痛病史的人群,发生脑梗塞后头痛症状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仔细鉴别。从病史角度看,有脑血管痉挛病史的患者,脑梗塞后头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头晕
头晕是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感或漂浮感。这可能与脑供血不足有关,脑梗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异常,影响了平衡觉相关的神经功能。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更容易出现头晕症状,若同时发生脑梗塞,头晕症状可能会加重。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平衡系统功能减退,发生头晕的脑梗塞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
3.恶心、呕吐
部分脑梗塞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可能是由于颅内压升高或脑干等部位病变影响了呕吐中枢所致。例如,后循环脑梗塞患者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同时又发生脑梗塞的患者,需要注意区分是脑梗塞引起的呕吐还是胃肠道疾病本身导致的呕吐。在儿童脑梗塞中,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不太典型,但也需要密切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