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症状
骨髓瘤常见症状多样,包括骨骼相关的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相关的乏力、面色苍白;肾功能损害相关的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表现;其他系统的感染、高钙血症相关表现;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且易有并发症,诊断治疗需谨慎,儿童患者罕见且症状多样,治疗要考虑生长发育。
骨痛:是骨髓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腰骶部、胸廓、肋骨等部位的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研究表明,约70%的患者会出现骨痛症状,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骨痛的发生机制主要与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增殖,破坏骨质,释放出一些致痛物质有关。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中,骨痛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耐受性相对较差,但也有年轻患者因骨痛影响日常生活。对于有长期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尤其是伴有贫血、肾功能异常等情况时,需高度警惕骨髓瘤的可能。
病理性骨折:由于骨髓瘤细胞破坏骨骼,导致骨骼强度降低,患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骨折,如脊柱骨折可导致脊柱畸形、活动受限,长骨骨折则会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病理性骨折的发生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预后。例如,脊柱椎体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患者可能出现驼背、身高变矮等情况,同时还可能压迫脊髓等神经结构,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贫血相关症状
乏力:骨髓瘤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患者会感到乏力、疲倦,活动耐力明显降低。贫血程度较重的患者,即使进行轻微的活动,如行走、洗漱等,也会感到明显的疲惫。不同年龄的患者对乏力的感受和表现可能不同,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贫血导致的乏力可能会使其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而年轻患者可能会因乏力影响工作和学习。
面色苍白:这是贫血的常见外在表现,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情况。面色苍白是由于贫血时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导致面部皮肤的血液灌注不足所致。
肾功能损害相关症状
蛋白尿:骨髓瘤细胞分泌的一些物质会损伤肾小管等肾脏结构,导致蛋白尿的出现。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中蛋白质含量升高。长期的蛋白尿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影响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中,蛋白尿的表现可能相似,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与骨髓瘤导致的肾功能损害相互影响,使病情更加复杂。
肾功能不全相关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可能逐渐减退,出现肌酐、尿素氮升高等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较为常见,这是由于肾功能不全导致水钠潴留引起的。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刺激胃肠道所致。
其他系统症状
感染:由于骨髓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尿频、尿急等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感染的好发部位可能有所差异,老年患者由于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器官的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相应部位的感染。而且感染往往会使骨髓瘤患者的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高钙血症相关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高钙血症,表现为口渴、多尿、便秘、意识模糊等症状。高钙血症是由于骨髓瘤细胞破坏骨质,释放大量钙进入血液引起的。如果高钙血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对心脏、神经系统等造成严重影响,如导致心律失常、昏迷等。
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骨髓瘤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骨痛可能相对较轻,但更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骨髓瘤的症状可能会被这些基础疾病所掩盖,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在治疗方面,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案,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情况,避免使用对机体重要器官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
儿童患者:儿童骨髓瘤较为罕见,症状可能包括骨痛、发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由于儿童对疾病的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儿童骨髓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尽量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