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及各系统受累表现。全身症状有体温不稳定、一般状况差;局部症状包括皮肤黏膜表现(如黄疸、皮肤瘀点或瘀斑等)和其他局部表现(如脐部感染、肺炎表现等);各系统受累表现有呼吸系统(呼吸改变)、消化系统(腹胀、呕吐)、神经系统(嗜睡、惊厥等)、循环系统(休克表现)。
一、全身症状表现
(一)体温异常
1.体温不稳定:新生儿败血症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可出现体温波动。部分患儿表现为体温不升,低于35.5℃,这是因为感染导致机体产热减少;也有少数患儿会出现体温升高,超过37.5℃,是由于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刺激机体产热增加。在早产儿中更为常见,因为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更不成熟,体温受环境影响更大,感染后体温波动的情况可能更明显。
(二)一般状况差
1.精神萎靡:患儿精神反应差,表现为嗜睡、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这是因为细菌及其毒素释放的炎症介质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得新生儿不能正常感知和应对外界环境,年龄越小的新生儿,这种精神萎靡的表现可能越突出,因为新生儿本身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后更易受到影响。
2.拒奶:新生儿败血症时,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表现为吸吮无力、拒奶。由于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供应不足,同时胃肠道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引起食欲减退,这在足月儿和早产儿中均可能出现,但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更脆弱,拒奶表现可能更明显。
3.哭声低弱:感染引起身体不适,导致新生儿哭声与平时相比低弱,这也是新生儿身体状态不佳的一种体现,与正常新生儿响亮的哭声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机体处于病态。
二、局部症状表现
(一)皮肤黏膜表现
1.黄疸:约有1/3-1/2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会出现黄疸,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黄疸可能出现得较早,程度较重,且进展快,有时黄疸可成为新生儿败血症的首发症状,尤其是在早产儿中,由于肝脏代谢功能更不成熟,更容易出现黄疸异常。
2.皮肤瘀点或瘀斑:部分患儿可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这是因为细菌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形成。多见于四肢、躯干等部位,严重时可融合成片,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由于皮肤薄嫩,血管更脆弱,更容易出现这种皮肤改变。
(二)其他局部表现
1.脐部感染表现:若感染来源于脐部,可出现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甚至有异味。新生儿脐部是细菌容易侵入的部位,在断脐后护理不当等情况下易发生感染,从而引发败血症,此时脐部的异常表现是局部感染的重要标志,对于判断感染来源有重要意义。
2.肺炎表现:部分新生儿败血症可合并肺炎,出现呼吸增快、呼吸急促、口周发绀等表现。这是因为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起肺部感染,影响气体交换,在早产儿中,由于肺部发育不成熟,合并肺炎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三、各系统受累表现
(一)呼吸系统
1.呼吸改变:除了上述肺炎相关表现外,还可能出现呼吸不规则,严重时可发生呼吸暂停。这是由于感染累及呼吸系统,影响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以及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在早产儿中,呼吸中枢更不稳定,发生呼吸不规则和呼吸暂停的风险更高,需要及时进行呼吸监测和干预。
(二)消化系统
1.腹胀:新生儿败血症时,胃肠道蠕动减慢,可出现腹胀。同时可能伴有呕吐,呕吐物可为奶汁或胆汁样物,这是因为感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严重的腹胀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腹部体征,如是否有压痛等情况。
(三)神经系统
1.嗜睡、惊厥等:病情严重时可累及神经系统,出现嗜睡加重、惊厥等表现。惊厥可为局部小抽搐,如肢体抖动等,也可为全身性惊厥。这是因为细菌毒素和炎症介质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异常,在早产儿和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新生儿中,发生神经系统受累的风险更高,需要及时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和处理。
(四)循环系统
1.休克表现:少数重症新生儿败血症可出现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这是由于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尤其是在新生儿期,休克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各器官的灌注,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