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早期症状
败血症有全身症状如发热或低体温、寒战、乏力,局部症状如感染病灶表现,器官功能障碍相关表现包括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异常,且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有各自特殊人群特点,全身症状有发热或低体温(发热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部分有低体温)、寒战(病原体等刺激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乏力(感染致代谢紊乱等);局部症状有感染病灶表现(皮肤软组织感染有红、肿、热、痛等,肺部感染有咳嗽、咳痰、胸痛等);器官功能障碍方面,呼吸系统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循环系统有心率加快、休克等,神经系统有神志改变;儿童早期症状不典型,易拒食、哭闹不安、体温波动大;老年人发热不明显,有精神萎靡等表现;免疫功能低下者早期症状不典型,感染扩散风险高、器官功能障碍出现早。
一、全身症状
(一)发热或低体温
1.发热表现:败血症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激活了体内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产热增加,从而引起发热。例如,多项临床研究发现,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升高,这些炎症因子会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促使体温升高。
2.低体温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体温,体温低于36℃,这在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特殊人群中较为常见。可能是由于机体的代偿能力下降,或者感染严重导致机体产热不足等原因引起。
(二)寒战
败血症患者常伴有寒战,这是因为病原体及其毒素等刺激机体,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以增加产热。寒战通常在发热之前出现,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
(三)乏力
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没有精神,这与感染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有关。机体在感染状态下,各项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能量供应相对不足,从而出现乏力症状。
二、局部症状
(一)感染病灶表现
1.皮肤软组织感染相关表现:如果败血症由皮肤软组织感染引起,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例如,皮肤伤口感染时,伤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温度升高,有疼痛感觉,严重时可出现脓性分泌物。这是因为细菌在局部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白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从而出现这些症状。
2.肺部感染相关表现:若败血症由肺部感染导致,患者可能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试图将呼吸道内的病原体排出;咳痰是因为肺部感染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多;胸痛则是由于炎症累及胸膜等组织。
三、器官功能障碍相关表现
(一)呼吸系统
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这是因为感染导致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ARDS的发生机制与炎症因子引起的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上皮损伤等有关。
(二)循环系统
可出现心率加快,这是机体的代偿性反应,试图通过增加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以满足机体在感染状态下的氧供需求。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湿冷、尿量减少等。休克的发生与感染导致的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心肌功能受损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神经系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嗜睡、昏迷等。这是由于感染毒素等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引起的神志改变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密切关注。
四、特殊人群特点
(一)儿童
儿童败血症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拒食、哭闹不安、体温波动大等表现。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感染的反应不如成人典型。而且儿童的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家长及医护人员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败血症早期症状也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甚至体温正常,但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意识模糊等表现。这与老年人机体的代偿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有关。老年人一旦发生败血症,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预后相对较差,需要加强护理和监测。
(三)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等,败血症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显著,但感染扩散的风险更高,器官功能障碍出现可能更早。这类人群需要格外注意感染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因为其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较弱,感染后病情进展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