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后期症状
帕金森病后期症状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有严重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平衡障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与自理能力;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障碍、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疼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特殊人群方面,老年患者要注意安全、保证营养和给予心理支持,有其他基础疾病患者需综合考虑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女性患者要关注生理心理变化并考虑其生理特点用药。
一、运动症状
1.严重震颤:帕金森病后期震颤会更为严重,多表现为静止性震颤,通常从一侧手部开始,可累及四肢、下颌、唇、舌和颈部等。震颤幅度增大,频率相对稳定,一般为46Hz。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拿取物品、书写等,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下降。
2.肌肉僵硬:肌肉僵硬在后期会广泛且严重,患者的肢体、躯干肌肉都可受累。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导致患者出现特殊的姿势,如头部前倾、躯干前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髋及膝关节略弯曲等。肌肉僵硬还会使患者转身、起床等动作变得极为困难,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3.运动迟缓:患者的动作变得非常缓慢,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启动后又难以停下,步伐变小且越走越快,呈现慌张步态。面部表情减少,如同戴了面具一样,称为“面具脸”。患者的精细动作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几乎无法完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平衡障碍:后期平衡功能严重受损,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这是因为患者的姿势反射障碍,不能及时调整身体姿势以保持平衡。跌倒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受伤,如骨折等,还可能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进一步限制其活动。
二、非运动症状
1.认知障碍:帕金森病后期,许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甚至发展为痴呆。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执行力等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受损明显,难以学习新知识;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计算能力下降,简单的加减法都可能出现错误;执行功能障碍,如难以完成复杂的任务、计划安排等。
2.精神症状: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抑郁、焦虑、幻觉、妄想等。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积极性。焦虑则使患者坐立不安、心烦意乱,加重患者的痛苦。幻觉和妄想会导致患者出现不真实的感知和想法,如看到不存在的人或事物,认为有人要害自己等,增加了护理的难度。
3.睡眠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睡眠问题,如失眠、白天过度嗜睡、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等。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导致患者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萎靡。白天过度嗜睡使患者在白天频繁打瞌睡,影响正常的生活节奏。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则表现为患者在睡眠中出现大喊大叫、拳打脚等激烈的动作,可能会伤害到自己或同睡的人。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多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症状。胃肠道方面,患者常出现便秘,由于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所致。还可能有吞咽困难,导致进食量减少,增加了营养不良的风险。泌尿系统方面,可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便利性。心血管系统方面,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明显下降,导致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
5.疼痛:后期患者常伴有身体各部位的疼痛,如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等。疼痛的原因可能与肌肉僵硬、关节活动受限、神经受压等因素有关。疼痛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睡眠和情绪。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帕金森病后期症状对其影响更为严重。家人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跌倒造成骨折等严重后果。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由于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食物应选择易咀嚼、易消化的。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更多的陪伴和心理支持。
2.有其他基础疾病患者: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基础疾病,帕金森病后期症状可能会与这些疾病相互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疾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在使用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加重其他疾病的病情。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帕金森病后期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问题,如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影响病情的进展。家人和医护人员要关注女性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给予适当的护理和支持。在用药方面,要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避免药物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