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痔疮微创治疗
痔疮微创治疗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具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相对少等优势,常见方式有PPH、DG-HAL、橡皮圈套扎术,各有原理、适用人群,术前需评估患者病史和身体状况,术后要清洁肛门、观察出血、注意饮食。
一、痔疮微创治疗的定义
痔疮微创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治疗痔疮的方法,它相较于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其原理是通过特殊的器械或技术,精准地对痔疮部位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常见的痔疮微创治疗方式及相关情况
(一)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1.原理:使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组织,阻断痔的血液供应,使脱垂的痔上移固定。该手术依据的是肛垫下移学说,通过对痔上黏膜的环形切除,改变痔的病理状态。大量临床研究表明,PPH手术对于环状脱垂的内痔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出血、脱出等症状。
2.适用人群:适用于Ⅲ-Ⅳ度内痔、非手术治疗失败的Ⅱ度内痔以及环状痔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只要符合手术适应证且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均可考虑。但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因为手术可能带来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要充分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采用该术式。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的患者,一般不适合行PPH手术。
(二)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
1.原理:利用多普勒超声探头定位痔上动脉,然后进行结扎,阻断痔的血液供应,使痔体萎缩。其科学依据是痔的发生与痔上动脉的异常灌注有关,通过结扎动脉,减少痔区的血液供应来达到治疗目的。临床研究显示,该手术能有效缓解痔疮的症状,且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2.适用人群:主要适用于出血性内痔患者。不同年龄的患者均可考虑,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结构与成人不同,一般不优先考虑该手术,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等方式;对于女性患者,如果处于孕期或哺乳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因为手术可能对哺乳等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有严重肠道疾病、凝血功能异常等病史的患者需谨慎。
(三)橡皮圈套扎术
1.原理:将特制的橡皮圈套扎在痔的基底部,阻断痔的血液供应,使痔缺血、坏死、脱落。这是基于通过机械性阻断血液供应使痔组织坏死脱落的原理。临床实践证明,橡皮圈套扎术对于Ⅰ-Ⅱ度的内痔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相对简单。
2.适用人群:适用于Ⅰ-Ⅱ度内痔患者。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对疼痛等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且儿童痔疮相对较少见,一般不轻易采用该方法;对于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符合适应证也可考虑,但要注意其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等情况;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等特殊时期需谨慎,因为可能增加出血等风险。
三、痔疮微创治疗的优势
(一)创伤小
与传统外剥内扎等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对肛门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疼痛相对较轻。例如PPH手术,其切口小,对肛门括约肌等结构的影响较小,减少了传统手术中因广泛切除组织导致的肛门功能障碍等风险。
(二)恢复快
由于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短。一般来说,微创治疗后的患者能够较快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橡皮圈套扎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可能在1-2周左右,而传统手术可能需要2-4周甚至更长时间。
(三)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微创治疗因为对组织的损伤小,所以术后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低。例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虽然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吻合口狭窄等,但通过规范操作,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手术有所降低。
四、痔疮微创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术前评估
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例如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要在术前进行相应的纠正或调整治疗方案。
2.评估患者的身体一般状况,对于年老体弱或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综合评估其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二)术后护理
1.保持肛门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可采用温水坐浴等方式,但要注意水温适宜,一般在40-45℃左右,每次坐浴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
2.观察术后出血情况,若发现出血较多或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饮食方面,术后要进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肛门局部的刺激,预防便秘或腹泻对手术部位的影响。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调整,保证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对于老年患者,要根据其消化功能等情况合理安排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