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风康复的相关训练,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肢体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平衡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发音训练、词语复述训练、交流能力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定向力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进食训练、穿衣训练、如厕训练),分别说明了各训练的具体方法、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等。
一、运动功能训练
1.肢体被动运动:适用于中风后肢体瘫痪较严重的患者,由康复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活动关节,如屈伸、旋转等,可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一般每天进行2-3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5-10遍,需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力度,避免造成损伤。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关节灵活性较差,更要轻柔操作;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幅度,但也需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2.主动运动:当患者肌力有所恢复时,可进行主动运动训练。比如让患者尝试自己抬手、握拳、伸腿等动作,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早期可在康复治疗师的辅助下完成,随着肌力改善,逐渐减少辅助。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的患者,运动时要注意避免血压过度波动,运动前可先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需立即停止。
3.平衡训练:包括坐位平衡和站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可让患者坐在椅子上,保持身体直立,尝试向不同方向转移重心;站位平衡训练则是让患者在站立位下,进行重心转移、单腿站立等训练,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中风患者,平衡训练时要特别注意足部的保护,防止因平衡问题导致跌倒受伤。
二、语言功能训练
1.发音训练: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中风患者,首先进行发音训练。指导患者练习发“a”“o”“e”等单音,从简单的音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音节和词汇。可以借助镜子观察口型是否正确,每天训练2-3次,每次15-20分钟。老年患者可能学习新的发音动作相对较慢,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重复训练。
2.词语复述训练:让患者复述简单的词语,如“苹果”“桌子”等,逐渐过渡到复述较长的句子。通过反复的词语和句子复述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有认知障碍的中风患者在进行词语复述训练时,需要更简单、熟悉的词语,并且训练过程要更加温和,避免患者产生挫败感。
3.交流能力训练:鼓励患者与家属、康复治疗师进行简单的交流,从日常简单的问答开始,如“你吃饭了吗”“今天天气怎么样”等,逐步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交流内容的复杂性,但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接受能力调整。
三、认知功能训练
1.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让患者寻找特定的图形、数字等方式进行注意力训练。例如在一张图中有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让患者找出其中某种颜色或形状的图形,每天训练1-2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患有脑血管畸形病史的中风患者,认知训练要避免过度刺激,保证训练强度适中。
2.记忆力训练:采用图片记忆、数字记忆等方法。展示一系列图片让患者记忆,然后回忆图片内容;或者让患者记忆一组数字,然后复述。可以逐渐增加记忆内容的难度和数量。老年中风患者记忆力减退相对更明显,训练时可适当简化内容,增加重复次数。
3.定向力训练:包括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让患者辨别时间,如年、月、日、星期几;辨别地点,如当前所在的医院、房间等;辨别人物,如家属、康复治疗师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定向力训练,如在病房中让患者识别日期、所在房间号等。对于有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风险的中风患者,定向力训练尤为重要,且要在熟悉、安全的环境中进行。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1.进食训练:教导患者自己使用餐具进食,从spoon(勺子)、fork(叉子)的使用开始,练习夹取食物、送入口中等动作。对于吞咽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要先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再逐步进行进食训练,避免食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有帕金森病史的中风患者,由于手部震颤可能影响进食,需要提供稳定的餐具和合适的进食环境。
2.穿衣训练:指导患者学习穿脱衣物的技巧,如如何穿开衫、套头衫,如何穿裤子等。可以先从容易穿脱的衣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衣物。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选择宽松、易穿脱的衣物。肥胖的中风患者在穿衣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拉伤肌肉。
3.如厕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独立如厕的能力,包括使用坐便器、擦拭等动作。对于女性患者,要考虑到生理期等特殊情况的应对;对于行动困难的患者,可提供辅助器具如扶手等。有前列腺增生病史的男性患者在如厕训练时要注意舒适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