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怀孕会引起甲减
孕期甲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胎儿发育依赖母体甲状腺激素致孕期需求增加、自身免疫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及遗传易感性、碘代谢相关因素如碘需求变化及摄入不足、胎盘相关因素以及孕期激素水平变化的间接影响等。胎儿孕早期自身甲状腺功能未完全建立,依赖母体供应激素,孕期母体基础代谢率升高需更多甲状腺激素维持代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孕期易加重致甲状腺细胞受损、激素分泌减少,遗传易感性者更易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孕期碘需求增加,摄入不足影响激素合成,且碘代谢调节复杂易致激素合成异常;胎盘状态变化及功能异常会干扰激素转运,孕期其他激素水平变化间接干扰甲状腺-垂体轴调节致激素分泌失衡。
一、孕期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
1.胎儿发育对甲状腺激素的依赖:胎儿在孕早期自身甲状腺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其生长发育所需的甲状腺激素主要依赖母体供应。从孕10-12周开始,胎儿甲状腺开始摄取碘并合成甲状腺激素,但直到孕20周左右,胎儿甲状腺功能才逐渐成熟并能部分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而在此之前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母体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包括神经系统发育等关键过程,这就使得孕期母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显著增加。
2.甲状腺激素参与多种代谢调节:甲状腺激素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孕期母体的基础代谢率升高,各组织器官的代谢活动增强,需要更多的甲状腺激素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平衡,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生长发育的能量需求等多方面的代谢需要。
二、自身免疫因素影响
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潜在触发: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的女性在孕期更容易出现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细胞受损。孕期母体的免疫状态会发生变化,可能使原本就存在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病情加重,甲状腺滤泡细胞受到更多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从而引发甲减。例如,有研究发现,在孕前已患有桥本甲状腺炎的女性,孕期发生甲减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这与孕期免疫环境改变导致自身免疫攻击甲状腺的作用增强有关。
2.遗传易感性与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病史,那么孕妇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进而引发甲减的可能性会增加。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其免疫系统更易出现异常,在孕期特殊的生理状态下,更容易触发自身免疫反应攻击甲状腺,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合成和分泌。
三、碘代谢相关因素
1.孕期碘需求变化与碘摄入不足风险:孕期对碘的需求增加,一般建议孕妇每日碘摄入量在230μg左右。如果孕妇碘摄入不足,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因为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当碘摄入不足时,甲状腺无法正常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从而可能导致甲减的发生。例如,在一些碘缺乏地区,孕妇发生甲减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与当地孕妇碘摄入不足密切相关。同时,孕期女性的饮食结构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碘的摄入,若孕妇长期食用含碘量低的食物,或者存在胃肠道吸收障碍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碘摄入不足,增加甲减发生的风险。
2.碘代谢平衡的孕期调节挑战:孕期机体对碘代谢的调节较为复杂,母体需要在满足自身和胎儿碘需求的同时维持碘代谢的平衡。然而,一些孕妇可能存在碘代谢调节机制的异常,使得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无法适应孕期增加的需求。比如,某些孕妇的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能力可能出现变化,或者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的相关酶活性改变等,这些都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合成,进而引发甲减。
四、其他可能因素
1.胎盘相关因素:胎盘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和转运。胎盘具有一定的甲状腺激素转运功能,孕期胎盘的状态变化可能会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甲状腺激素的交换。例如,胎盘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转运,导致母体甲状腺激素供应相对不足,从而增加甲减发生的风险。此外,胎盘还可能分泌一些影响甲状腺功能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异常分泌也可能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产生不利影响。
2.孕期激素水平变化的间接影响:孕期体内其他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例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孕期会显著升高,hCG具有类似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结构和部分功能,在孕早期hCG水平快速上升时,它可能会短暂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但随着孕期进展,这种刺激作用可能会逐渐变化,并且长期来看,激素水平的复杂变化可能干扰甲状腺-垂体轴的正常调节,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衡,增加甲减发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