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怎样形成的
甲减的引发因素多样,自身免疫因素中桥本甲状腺炎多见,患者体内自身抗体异常升高致甲状腺受损;碘摄入异常包括碘缺乏会致甲状腺代偿增生、碘过量会干扰甲状腺激素代谢;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手术切除过多组织、放疗剂量不当会破坏甲状腺功能;药物因素里某些药物如胺碘酮、锂剂等可影响甲状腺激素相关过程;垂体或下丘脑疾病会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进而致甲状腺激素不足。
一、自身免疫因素
1.桥本甲状腺炎相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导致甲减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桥本甲状腺炎最为多见。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甲状腺组织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使得甲状腺滤泡细胞遭到破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能力逐渐下降。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这些抗体水平的异常升高与甲状腺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女性患桥本甲状腺炎导致甲减的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在一些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中,自身免疫因素引发甲减的概率也会增加。
二、碘摄入异常
1.碘缺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当机体长期碘摄入不足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会受到阻碍,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进而发展为甲减。在一些碘缺乏地区,居民日常饮食中碘含量较低,就容易出现因碘缺乏导致的甲减情况,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碘的需求相对较高,如果碘摄入不足,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影响其生长发育,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等问题;孕妇碘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自身甲状腺功能,还会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发育,导致胎儿甲减,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等发育。
2.碘过量:虽然碘缺乏会导致甲减,但碘摄入过量也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而导致甲减。长期大量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大量食用海带等海产品)或长期服用含碘药物等,可能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代谢,破坏甲状腺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甲减。对于一些本身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基础问题的人群,如已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倾向的人,碘过量更容易诱发甲减。
三、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
1.甲状腺手术:因某些甲状腺疾病进行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手术时,如果切除的甲状腺组织过多,剩余的甲状腺组织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就会引发甲减。例如,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为了彻底清除病灶,可能会切除较多甲状腺组织,术后发生甲减的风险较高。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术后对甲状腺激素缺乏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术后甲减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甲状腺功能并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老年患者术后甲减可能会加重其原有的心血管等系统的问题,如导致心率减慢、血脂升高等。
2.放射性碘治疗:常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组织摄取后释放出的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但如果治疗剂量掌握不当或患者个体差异等原因,可能会过度破坏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发甲减。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尤其是在治疗后的数月至数年内容易出现甲减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在治疗后甲减的表现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则要注意对全身各系统功能的影响。
四、药物因素
1.某些药物影响: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或作用,从而导致甲减。例如,胺碘酮含有较高的碘,长期服用可能会干扰甲状腺激素代谢引发甲减;锂剂等药物也可能通过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减。不同药物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机制不同,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尤其是有甲状腺疾病病史或甲状腺功能基础异常的患者,在使用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身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如出现乏力、畏寒、水肿等疑似甲减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
五、其他疾病影响
1.垂体或下丘脑疾病:垂体或下丘脑发生病变时,会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分泌,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例如,垂体肿瘤可能会压迫垂体组织,导致TSH分泌减少,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发甲减;下丘脑病变会影响TRH的分泌,进而影响垂体分泌TSH,最终影响甲状腺功能。这类疾病导致的甲减,其病情发展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垂体或下丘脑原发病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垂体或下丘脑疾病导致的甲减对其生长发育、内分泌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生长迟缓、性腺发育不良等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