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持续状态是什么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连续发作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超30分钟未自停的神经系统紧急情况,分全面性和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病因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有相应临床表现及危害,诊断靠病史采集、脑电图及实验室检查,需与晕厥、假性癫痫发作鉴别。
癫痫持续状态的分类
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是临床最常见、最危险的癫痫持续状态类型,表现为全身抽搐反复发作,意识障碍(昏迷)伴高热、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休克等。
强直性癫痫持续状态: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肌肉强直性收缩,常涉及颈部、躯干等肌肉,导致身体呈角弓反张等姿势,多见于儿童癫痫。
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以反复的阵挛性抽搐为主要表现,抽搐部位多为肢体,儿童相对多见。
失神发作持续状态:表现为意识障碍持续存在,可伴有轻度的肌张力改变,发作时脑电图呈持续的3Hz棘-慢综合波,多见于儿童失神癫痫。
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
单纯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分为部分运动性发作持续状态和部分感觉性发作持续状态等。部分运动性发作持续状态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搐持续不断,如一侧肢体的抽搐,可长时间不缓解;部分感觉性发作持续状态则表现为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异常持续存在。
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基础上的精神行为异常等,如自动症(无意识的重复动作等)持续存在。
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
年龄因素
儿童:常见病因有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如脑穿通畸形、灰质异位等)、高热惊厥、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等)、颅内感染(如病毒性脑炎等)。儿童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感染等因素影响引发癫痫持续状态。
成人: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颅内肿瘤、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药物突然停药或不规范用药等。成人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增加,是导致癫痫持续状态的重要原因。
老年人:除了上述成人常见病因外,还可能与Alzheimer病、Parkinson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且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用药不当易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熬夜、过度疲劳、大量饮酒等生活方式可能诱发癫痫持续状态。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过度疲劳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容易诱发癫痫发作;大量饮酒可抑制大脑的抑制性中枢,降低癫痫发作阈值,从而增加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风险。
病史因素
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如果没有规范服用抗癫痫药物,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是癫痫持续状态的高危因素。另外,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史(如既往有脑外伤病史、颅内感染病史等)的患者,其发生癫痫持续状态的概率也高于一般人群。
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临床表现
除了癫痫发作的典型表现外,还会有一系列伴随症状。如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命体征的改变;长时间癫痫持续状态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脑水肿,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进一步加深等;同时,由于肌肉持续抽搐等,可能会出现肌肉损伤、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钠等)等情况。
危害
对神经系统的危害:癫痫发作时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长时间的兴奋会导致神经元的损伤,可引起智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特别是儿童处于神经系统发育阶段,癫痫持续状态对其脑发育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会影响学习能力、语言功能等。
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危害:癫痫持续状态时,患者的呼吸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呼吸暂停等情况,导致缺氧,进而影响心脏的供血,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循环系统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癫痫发作史,包括发作的频率、发作的表现、是否有诱发因素、既往的治疗情况等。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持续状态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发作期脑电图可出现相应的癫痫样放电图形,有助于明确癫痫的类型和确定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如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脑脊液检查等。血常规可了解是否有感染等情况;血生化检查有助于发现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可能诱发癫痫持续状态的因素;脑脊液检查可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
鉴别诊断
晕厥:晕厥多有明显的诱因,如站立过久、疼痛、情绪激动等,发作时先有头晕、乏力、恶心等前驱症状,然后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数分钟可自行恢复,脑电图检查无癫痫样放电。
假性癫痫发作:又称癔症性发作,多有精神因素诱发,发作形式多样,表现夸张,如四肢乱舞、双眼紧闭等,一般无舌咬伤、尿失禁等情况,脑电图检查无癫痫样放电,可通过暗示治疗等方法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