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需从监测、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管理。血糖监测要自我监测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等,胎儿监测靠超声、胎心监护等;饮食要控制总热量并合理分配餐次,肥胖孕妇需更严格;运动可选散步、孕妇瑜伽等,注意时间、频率;饮食运动不佳时用胰岛素治疗,其安全且需个体化调整剂量。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监测
1.血糖监测
孕妇需自我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等。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一般在3.3-5.3mmol/L,三餐后2小时血糖应≤6.7mmol/L等。通过血糖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况,若血糖波动较大,能为后续治疗调整提供依据。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或合并其他高危因素的孕妇,监测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血糖的稳定,需要更密切关注血糖变化来保障母婴健康。
2.胎儿监测
定期进行胎儿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一般孕20-24周进行系统超声筛查,了解胎儿结构有无异常;孕晚期还需监测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指标,以及通过胎心监护等了解胎儿宫内安危情况。胎儿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因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出现生长受限、缺氧等问题,因为母亲高血糖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代谢,导致胎儿过度生长或生长受限等情况,所以密切监测胎儿状况至关重要。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管理
1.控制总热量
根据孕妇的孕前体重、身高、孕周、活动量等因素来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一般来说,轻体力劳动的孕妇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25-30kcal热量。例如,孕前体重正常、孕周合适、活动量一般的孕妇,需要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如燕麦、糙米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相对缓慢,有助于稳定血糖;蛋白质占15%-20%,可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脂肪占25%-30%,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深海鱼油等来源的脂肪。
2.合理分配餐次
实行少量多餐制,一般分为5-6餐。这样可以避免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又能保证胎儿的营养供应。例如,可安排早餐、上午加餐、午餐、下午加餐、晚餐、睡前加餐等。早餐可以选择全麦面包、鸡蛋、牛奶等;上午加餐可选择适量水果,如苹果、草莓等,但要注意控制量,因为水果含有一定糖分;午餐和晚餐保证主食、蔬菜、蛋白质食物的合理搭配;睡前加餐可选择一小杯低脂牛奶,既能补充夜间能量需求,又不会使血糖波动过大。对于肥胖的孕妇,饮食管理需要更加严格控制总热量摄入,同时保证营养均衡,因为肥胖本身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而妊娠期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通过合理饮食管理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
三、妊娠期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1.运动方式选择
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有散步、孕妇瑜伽等。散步是比较安全且容易坚持的运动方式,每天可进行3次左右,每次20-30分钟,速度以自我感觉稍快但不气喘为宜。孕妇瑜伽则可以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有助于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同时调节呼吸,缓解孕期紧张情绪。运动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孕妇的孕周、身体状况等因素,如孕早期孕妇身体较为敏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孕晚期孕妇腹部较大,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等情况。对于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如心脏病等,运动前需要咨询医生,根据医生评估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因为不合适的运动可能会加重病情,影响母婴健康。
2.运动时间和频率
运动时间一般选择在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运动频率一般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散到每日进行。例如,每天散步3次,每次20-30分钟,累计达到150分钟左右。但运动频率和时间需要根据孕妇的耐受情况进行调整,若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如头晕、胸闷、宫缩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对于肥胖的孕妇,适当增加运动频率和强度可能更有助于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但要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
四、妊娠期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1.胰岛素治疗
当饮食和运动管理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需考虑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的主要药物,因为口服降糖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而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相对安全。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由医生个体化调整剂量。例如,根据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等情况来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一般从较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合适剂量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孕妇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同时注意自身有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对于有严重妊娠并发症或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妇,胰岛素治疗是必要的手段,它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